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

ID:455476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工具生产企业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在浙江省的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工具生产企业,如在武义和永康等地。随着这几年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些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加强劳动力成本的控制,以提升产品竞争力,本研究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考察相关工具生产企业的控制流程,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工具生产建立和健全工薪和人事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利用国内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规范性规定并结合先进企业的实施经验,重点探讨企业

2、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设计,并以工具生产企业为例,对企业的工薪与人事内部控制环节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能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一个参考性指南。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权威报告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1992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一整合框架》,于1994年又进行了增补,简称《内部控制框架》,即COSO内部控制框架。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并于2

3、004年9月颁布正式稿。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ERM涵盖了内部控制,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英国TurnbullCommittee(1999)指南指出内部控制要融于公司的经营过程之中并形成文化的一部分。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帮助公司适当地管理和控制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为指导各国审计准则的制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于1992年制定了审计准则(AuditingStandards)并于1995年进行了修订。其提出了一个公共部门的内部控制框架,将资产安全目标单独分离。内部控制融于组织的经营活动中,并不是附加于经

4、营之上的活动。内部控制包括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视。4加拿大CICA(CanadianInstituteofCharteredAccountants,1995)将“内部控制”的概念扩展到“控制”,其定义为“是一个企业中的要素集合体,包括资源、系统、过程、文化、结构和任务等,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支持达成该企业的目标”。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名为《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该报告提出了与COSO内部控制目标体系非常相似的目标体系,从整体构架来说,巴塞尔银监会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

5、与COSO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非常相似,但是较COSO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2)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阎达五,杨有红(2007)认为:保护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她们提出,虽然内部控制的目标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但是维护资源的安全、保证信息可靠、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益构成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会计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会计和审计领域,由于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严密,来保证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因而,内部控制成为衡量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石本仁,2004)

6、。张宜霞等(2002)在借鉴系统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看法,对内部控制的内涵、控制权的分配及优化、内部控制的外部效应、内部控制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并提出了建议。孟焰,王志成(2003)提出,对于多会计主体的企业来说,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是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他们对这代理问题所带来的资金内部控制问题及其防范进行了讨论,特别是企业对其分支机构的资金内部控制问题。李凤鸣(1992)结合COSO框架进行了内部控制研究,他在1992年出版的《内部控制学》中介绍了COSO框架的一部分内容

7、,并且从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设计和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内部控制理论。吴水澎(2000)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后,运用COSO报告的标准与评价方法,对郑州亚细亚集团内部控制失败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引发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同时提出了COSO框架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杨有红等(2001)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目标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呈多元化趋势。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诸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4李

8、希富,李培根(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