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

ID:45530118

大小:24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4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_第1页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_第2页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_第3页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_第4页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化学 图表题专项突破 专题09 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典题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09中和滴定过程图表题【高考真题训练】1、【2017新课标1卷】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Ka2(H2X)的数量级为10–6B.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C.NaHX溶液中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答案】D【解析】A、己二酸是二元弱酸,第二步电离小于第一步,即Ka1=>Ka2=,所以当pH相等即氢离子浓度相等时>,因此曲线N表示pH与的变化关系,则曲线M是己二酸的第二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4.8点,=10-0.6mol·L-1,c(H+)

2、=10-4.8mol·L-1,代入Ka2得到Ka2=10-5.4,因此Ka2(H2X)的数量级为10-6,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的关系,B正确;C.曲线N是己二酸的第一步电离,根据图像取0.6和5.0点,=100.6mol·L-1,c(H+)=10-5.0mol·L-1,代入Ka1得到Ka2=10-4.4,因此HX-的水解常数是10-14/10-4.4<Ka2,所以NaHX溶液显酸性,即c(H+)>c(OH-),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当=0时溶液显酸性,因此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0,即c(X2-)>c(HX-)

3、,D错误;答案选D。2、【2017新课标2卷】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1.2时,B.C.pH=2.7时,D.pH=4.2时,【答案】D3、【2016新课标1卷】298K时,在20.0mL0.10mol/L氨水中滴入0.10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

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答案】D【解析】A.把盐酸滴加到氨水中,开始时溶液显碱性,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根据人视觉有滞后性,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浅到深比较敏锐,所以为减小滴定误差,在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更精确些,不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错误;B.如果二者恰好反应,则会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pH=7,则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小于20.0mL,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H+)=c(Cl-)+c(OH-)。

5、由于M点处的溶液显中性,c(H+)=c(OH-),所以c(NH4+)=c(Cl-)。盐是强电解质,电离远远大于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H4+)=c(Cl-)>c(H+)=c(OH-),错误;D.N点氨水溶液中已经电离的一水合氨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0.1mol/L×1.32%=1.32×10−3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N处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7.6×10-12mol/L,根据pH=−lgc(H+)可知此时溶液中pH<12,正确。4、【2016北京卷】在两份相同的Ba(

6、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C【解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①Ba(OH)2+H2SO4=BaSO4+2H2O,②Ba(OH)2+NaHSO4=NaOH+BaSO4+H2O、NaOH+NaHSO4=Na2SO4+H2O。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

7、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①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A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②,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B正确;C、C点①曲线为硫酸,②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②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①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C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D正确。答案选C。5、【2016江苏卷】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1的H2C2O4和NaOH混

8、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B.c(Na+)=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