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ID:45494082

大小:1.2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3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_第1页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_第2页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_第3页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_第4页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音韵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语音韵学目录清浊8阴声、阳声、对转、旁转10四声12清浊一、概念清音:又叫幽音,发音时气流从口腔出,声门大开而声带不颤动发出的音。(不带音)浊音:又叫响音,发音时声门闭合而声带颤动发出的音。(带音)普通话贫[p‘in]吴语贫[b‘in]二、辨别方法1、手按耳孔2、手按喉间三、响音演变中国古代响音→幽音[b][d][g]→[p][p‘][t][t‘][k][k‘]过程:以吴语为例全部颤动(响音)→颤动全音的一半(清音浊流)→颤动消失(幽音)声带到持阻的一半才颤动,如:贫[pb‘in]清音浊流:先发一个幽音再加上一个声带颤动的

2、吐气作用四、古今清浊分类全清(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及清擦音)次清(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全浊(浊塞音、塞擦音及浊擦音)次浊(鼻音、边音,半元音)十、阴声、阳声、对转、旁转一、概念阴声:凡韵尾是元音的,叫做阴,(-i、-u、-ø韵尾)他[t'a],赛[sai],球[ʨ'iu]阳声:凡韵尾是鼻音的,叫做阳,(-m、-n、-ŋ韵尾)二、分类及原因二分法:孔广森,严可均,章太炎三分法:戴震(阴阳对转),黄侃原因:古人好用玄虚字眼三、演变1、古今-m、-n→-n-ŋ→-ŋ2、内部演变阴阳对转:[a]→[an]、[am]、[aŋ]条件:韵

3、母相当旁转:阴→阴[a]→[ɛ](开口大小)对转、旁转都有:隋朝慢[man]→[mɛn]→[mɛ~]→mɛ](今苏州音)第十二节、四声一、名称1、平上去入2、由来:代表字平声:与“平”字调值相等的声调。二、起源产生时间:六朝甚至更早(南北朝沈约)《沈约传》:约撰四声谱。尝问周捨曰:何为四声?曰:天子圣哲。四声固在,沈约先知三、平仄平:平声仄:上、去、入四、四声与清浊四声八调:受清浊影响,后浊音消失,尚存其系统。九声或十声:入声有多个。第十四节反切一、概念反切:古注音方法,两字来拼音。或称为反、翻、切,都为拼音的意思。操作,反

4、切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二、注音方法演变1、读若法A读若B2、譬况法言“乃”者内深缺点:得不到真切的读音,3、直音法缺点:难以找到同音字或用字生僻4、反切《颜氏家训》: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经典释文》佐证。:章炳麟:汉语地理志,应劭用反语。东汉已用,汉魏之后流行。(?与佛教传入有关)作者时间三、宋《广韵》反切反切规律1、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同纽2、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同韵,且同开合口(???是否韵母完全相同)音和:普通反切法类隔:取相当纽里的字为反切上字(钱大昕x)椿,都江切用字情况繁杂非单一音素原因

5、:兼采众书四、反切改良宋丁度《集韵》:反切上字顾及声调、等列。???不顾及:鸡,古奚切→坚奚切明呂坤《交泰韵》清潘耒《类音》清李光地《音韵阐微》谢谢观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