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ID:45440224

大小:62.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语文外国诗四首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外国诗四首 《致大海》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3、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4、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3、阅读评点法。对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鉴赏评述

2、。  ◆媒体设计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也不妨调转艺术的轻舟,扬起思维的双浆,驶向外国诗歌的殿堂,在那里你可以领略到另一番艺术的优美风光。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解题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

3、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由于诗歌具有跳跃性,学生初读这首诗时,一时难以把握结构思路,可设计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领悟思考,从而把握诗歌的思路。  (1)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有哪些感受?把有关的诗句画出来。  学生边轻松诵读边圈点思考,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1~7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8~13节);永久怀念大海(14~15节)。   (2)以上内容是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4、明确:诗人以和大海的感情交流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材料。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明确: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2)诗人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   (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感到悲伤痛苦?  明确: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   (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5、情?   明确: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3、欣赏品味 欣赏品味是在对全诗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选择1~2处自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品味,并组织学生讨论评判。   4、课堂训练 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要求学生画出诗歌诵读时的停顿与重音。   5、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

6、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咏嚼才能探微揽胜,深入佳境。   四、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诵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孤独的收割人》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通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学重点、

7、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留恋往返。  2、对两首诗的比较阅读。 3、学习运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较难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路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驶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二、解题  《孤独的收

8、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禾者》(曹鸿昭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