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ID:45142782

大小:1.3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7.K1[xx·安徽卷]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17.D [解析]本题以文字史料切入考查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主要取决于”。从1950年到1957年,在短时间内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出现重大转变,因此A错误。B项表述虽正确,但

2、不是主要的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刚刚建立,故C项表述错误。D项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故选D。20.K1[xx·大纲全国卷]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20.A [解析]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沿海人口内迁切入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的同时,美国又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攻势。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从1

3、964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布局,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史称“大三线”建设,故答案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发生于1958年。10.K1[xx·江苏卷]“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

4、“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B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不仅发生于农业领域,也发生于钢铁生产等重工业领域,故排除①;由题干中的信息“‘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可知②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高产卫星’一词……1958年有85篇”可知③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1960年……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可知④的表述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B项。9.K1[x

5、x·重庆卷]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9.A [解析]本题以表格切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57—1960年我国工业产值,尤其重工业

6、产值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0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符合题意。我国的改革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故C项错误。1959—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1962年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故D项排除。14.K1[xx·山东卷]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

7、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14.D [解析]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出现的某一新生事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该描述表明“它”具有明显的“左”倾特征。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它”就是指的人民公社。A、B、C三项均与这一关键信息描述的特征不符,故选D项。38.I1,M2,K1[xx·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

8、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