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

ID:45112430

大小:358.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_第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_第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_第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_第4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复习与测试教案复习要点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3.“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4.“S”型曲线K值和K/2值的应用5.种间关系曲线分析6.群落演替复习流程一、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讲解】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例题讲解】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2、.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答案】B二、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知识点讲解】1.样方法(1)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2)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3)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4)注意事项①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

3、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②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2.标志重捕法(1)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密度估算公式=。(3)注意事项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因为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

4、际密度偏大。【例题讲解】1.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随机选取一个该种群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

5、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50502822重捕50103218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B.若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答案】D三、“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知识点讲解】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

6、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例题讲解】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四、“S”型曲线K值和K/2值的应用【

7、知识点讲解】(1)K值的应用①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②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降低K值。(2)K/2值的应用①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措施: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②对有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值处,若达K/2值处,则会导致该有害

8、生物成灾。【例题讲解】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