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庄子思想

庄子与庄子思想

ID:45101339

大小:645.5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1-09

庄子与庄子思想_第1页
庄子与庄子思想_第2页
庄子与庄子思想_第3页
庄子与庄子思想_第4页
庄子与庄子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与庄子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本讲阅读书目及推荐版本: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诸子集成本)庄子集解(清·王先谦撰,诸子集成本)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讲授提纲】一.庄子和《庄子》二.庄子思想基本内涵三.齐物论四.庄子的思维方式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一、庄子和《庄子》庄子(前360?~280?),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也就是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生活穷苦。楚威王曾以重金迎聘他为相,被他拒绝。

2、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庄子》,至少到西晋时52篇尚存。其后有佚篇。现在通行的《庄子》,是郭象注本,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作,《外篇》和《杂篇》则基本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二、庄子思想的基本内涵《史记》:“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后世合称“老庄”。老、庄虽都崇尚“自然”,但庄子齐同万物的差别,进而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与老子颇有不同。《天下篇》把老聃、关尹一派和庄周一派分

3、而述之,表明他们并不完全相同。从渊源说,庄子的确是对老子的承袭,老庄一脉相承;但他又在老子基础上,有很大发展变化: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一,“道”之不同。【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庄】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二,循环转化之不同。【老】事物之间有差别;相反相成、循环转化→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目的)。【庄】《大宗师

4、》:“反覆终始,不知端倪。”《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任何事物之间都没有区别。故主张“不为”。老、庄虽都崇尚自然,但庄由崇尚自然走向了彻底的虚无。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庄子》之难读:(一)其思想更加远离常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远离常人的正常思想;(二)其表述方式更加玄虚缥缈;(三)其《内篇》与《外篇》、《杂篇》在思想上并不完全一致。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天下篇》说庄子: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

5、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泯灭是非,等同生死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庄子之学,与老子相似而

6、实不同。……庄子之意:以为天地万物,皆一气变化所成…………凡事皆当尽力考察,随时变换办法,以求适合…………至于人之所以自处,则将来之祸福,既不可知,自莫如委心任运,听其所之…………庄周则意在破执,专谈玄理……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三、《齐物论》《逍遥游》—人生境界《齐物论》—无分别、无是非《养生主》—如何待己《人间世》—如何处世《德充符》—理想人格《大宗师》—宗法自然《应帝王》—与万物冥一(去除分别和是非)则天下自治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一)“齐物论”解题【两种解释】1.齐物、论2.齐、物论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一

7、种解释是古解。如: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淮南子·齐俗训》揽逍遥之宏维,总齐物之大纲。同天地于一指,等太山于毫芒。万虑一时顿渫,情累豁焉都忘。物我泯然而同体,岂复寿夭于彭殇?晋人湛方生《秋夜赋》,《艺文类聚》卷三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第二种解释宋代以后才有,如:庄子齐物。夫物本齐,安俟汝齐?凡物如此多般,若要齐时,别去甚处下脚手?不过得推一个理一也。物未尝不齐,只是你自家不齐,不干物不齐也。《二程遗书》卷十九《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论之难齐也。是非毁誉一付于物,而我无与焉,则物论齐矣。……张文潜曰:庄周患夫彼是之无穷而

8、物论之不齐也,而托之于天籁。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第五讲《庄子》与庄子思想天下之至纷,莫如物论是非太明,足以累心。故视天下之言,如天籁之旋怒旋已,如鷇音之自然而一。无与于我,然后忘彼是,浑成毁,平尊隶,均物我,外形骸,遗生死,求其真宰,照以本明,游心于无穷,皆庄生最微之思理。王先谦《庄子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