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2.4空间直角坐标系课堂探究新人教B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空间直角坐标系堂探究探究一 空间中点的坐标1.过点M作MM1垂直于平面xOy,垂足为M1,求出M1的x坐标和y坐标,再由射线M1M的指向和线段M1M的长度确定z坐标.2.构造以OM为体对角线的长方体,由长方体的三个棱长结合点M的位置,可以确定点M的坐标.3.若题中所给的图形中存在垂直于坐标轴的平面,或点M在坐标轴或坐标平面上,则利用这一条件,再作轴的垂线即可确定点M的坐标.【典型例题1】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3,4,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长方体的各个顶点的坐标.思路分析:可以以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为
2、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也可以以长方体的中心作为原点.解:如图所示,以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D所在的直线为y轴,AA1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易知
3、AB
4、=3,
5、BC
6、=5,
7、AA1
8、=4,则A(0,0,0),B(3,0,0),D(0,5,0),A1(0,0,4),C(3,5,0),D1(0,5,4),B1(3,0,4),C1(3,5,4).点评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更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进而使得点的坐标表示比较简单.探究二 空间中的对称问题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P(x,y,z),
9、则有如下对称规律: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P1(-x,-y,-z);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2(x,-y,-z);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P3(-x,y,-z);点P关于z轴的对称点是P4(-x,-y,z);点P关于坐标平面xOy的对称点是P5(x,y,-z);点P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是P6(-x,y,z);点P关于坐标平面xOz的对称点是P7(x,-y,z).【典型例题2】(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2,1,-4) B.(-2,-1,-4) C.(2,-1,4)
10、 D.(2,1,-4)解析:由于点P关于x轴对称后,它在x轴的分量不变,在y,z轴的分量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对称点P1的坐标为(-2,-1,-4).答案:B(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xOy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2,1,-4) B.(-2,-1,-4) C.(2,-1,4) D.(2,1,-4)解析:由于点P关于xOy平面对称后,它在x轴、y轴的分量不变,在z轴的分量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对称点P2的坐标为(-2,1,-4).答案:A探究三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的
11、步骤:【典型例题3】(1)若已知点A(1,1,1),B(-3,-3,-3),则线段AB的长为( )A.4B.2C.4D.3解析:
12、AB
13、==4.答案:A(2)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14、AB
15、=
16、BC
17、=2,
18、D1D
19、=3,点M是B1C1的中点,点N是AB的中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①写出点D,N,M的坐标;②求线段MD,MN的长度.解:①因为D是原点,则D(0,0,0).由
20、AB
21、=
22、BC
23、=2,
24、D1D
25、=3,得A(2,0,0),B(2,2,0),B1(2,2,3),C1(0,2,3).因为N是AB
26、的中点,所以N(2,1,0).同理可得M(1,2,3).②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27、MD
28、==,
29、MN
30、==.探究四 空间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平面上的中点坐标公式可推广到空间,即设A(x1,y1,z1),B(x2,y2,z2),则AB中点P.大家对数轴上的中点公式,平面上的中点公式及空间中的中点公式进行对比,以加深理解.【典型例题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点M(2,-1,-4)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0,0,0)B.(2,-1,-4) C.(6,-3,-12)D.(-2,3,12)解析:设对称点为P3
31、,则点M为线段PP3的中点,设P3(x,y,z),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x=2×2-(-2)=6,y=2×(-1)-1=-3,z=2×(-4)-4=-12,所以P3(6,-3,-12).答案:C探究五 易错辨析易错点:因忽视动点M所处的范围而致误【典型例题5】已知点A(1,2,3),B(3,-1,-2),且
32、MA
33、=
34、MB
35、,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错解:设M(x,y,z),依题意得,(x-1)2+(y-2)2+(z-3)2=(x-3)2+(y+1)2+(z+2)2,整理得2x-3y-5z=0.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2x-3y-5
36、z=0,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错因分析:把平面几何中的结论硬套在空间几何中了,实际上满足
37、MA
38、=
39、MB
40、的动点M在空间中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面.注意范围的改变.正解:设M(x,y,z),依题意,得(x-1)2+(y-2)2+(z-3)2=(x-3)2+(y+1)2+(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