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

ID:44891944

大小:9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1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2《师说》共2课时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课时安配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

2、通“否”。(2)虚词①之:  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        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  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          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        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          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3、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

4、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

5、:“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

6、布置作业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

7、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