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

ID:44874117

大小:109.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_第1页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_第2页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乙烯利香蕉催熟实验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香蕉催熟原理和方法探寻09农学2班李舒畅、金家凯、孔德腾、鲜孟筑(执笔)一、实验目的⑴理解香蕉催熟的原理;⑵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⑶认知香蕉催熟过程的观察方法与记录方式;⑷探索各种条件下催熟香蕉的方法及对香蕉品质的影响;⑸掌握香蕉商业化催熟的方法与技巧;二、实验背景与假设香蕉是一种亚热带水果,其生产栽培具有一定地域局限性,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香蕉得从南方运到全国各地销售。长期贮藏及远途运输的香蕉一般在七八成熟时就采收,待到出售前再进行人工催熟。香蕉的采后催熟方法多种多样,催熟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目

2、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是利用乙烯利试剂对其进行催熟。本实验假设认为在用乙烯利对香蕉进行催熟的操作中,香蕉的催熟效果与乙烯利浓度和催熟方式有关。三、理论依据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果实组织代谢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剌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一旦内源乙烯的浓度达到其生理作用的阈值,就会引起连锁后熟反应。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一氯乙基膦酸,微酸性,在微碱的情况下能起释放乙烯。适量增加外源乙烯可刺激内源乙烯的产生,对水果的成

3、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四、实验材料用具及仪器7~8成熟香蕉果指、乙烯利(浓度40%)、施保克或特克多、蒸馏水、洗瓶、烧杯(50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0.1,0.2,0.5ml)、洗耳球、胶头滴管、小型喷雾器、盛水大容器、水果刀、小砧板、保鲜袋、橡皮筋、标签、棉花、恒温恒湿培养箱等四、实验步骤1、对果实进行剔选。选择果皮完好,成熟度几乎一致的香蕉果指。随机分为A、B两组,A、B两组内又分为A1、A2、A3、A4、B1、B2、B3、B4,备用。2、配置乙烯利溶液。先按比例加入0.05

4、%的洗衣粉,待溶解后再按比例加入乙烯利,配制成相应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分别配置500mg/l,1000mg/l,2000mg/l0mg/l四个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备用。3、将A组蕉果分小组分别在四种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一分钟,沥去药液,装入保鲜袋里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4、将剩余的各浓度乙烯利溶液装入小型喷雾器中,分别均匀地喷洒在B组的各小组蕉果上,套上保鲜袋,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入2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5、定期定时观察蕉果的变化情况,记录如如下表格:果皮颜色是用于判断果实成熟

5、级数的一个指标。香蕉成熟度分级标准如下:1级,果表颜色为绿色,果实硬;2级,果表绿色开始转黄,果实较硬;3级,果表黄色面积占全果表面积<10%,果实开始变软;4级,果表黄色面积占全果表面积10%~50%,果实较软;5级,果表黄色面积占全果表面积>50%,果实完全软化;6级为全黄色,7级时出现斑点,开始褐化[9]。级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A1A2A3A4B1B2B3B4七、实验效果及其分析调查全部指果的成熟级数,计算成熟指数(M)和催熟效果(N),计算公式如下:效果(%)第一

6、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MNMNMNMNMNMNMNA1A2A3A4B1B2B3B4八、问题与建议1、湿度的控制与保持?2、打开保鲜袋通风换气?3、施保克的用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