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稿)

教学设计(初稿)

ID:44868984

大小:20.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31

教学设计(初稿)_第1页
教学设计(初稿)_第2页
教学设计(初稿)_第3页
教学设计(初稿)_第4页
教学设计(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钴鉧潭西小丘记导学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与积累本文重要文言实、虚词和句式。2.鉴赏文章以小丘写人、以得意写失意的表现手法。3.理解作者“贺小丘而伤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掌握与积累文言实、虚词和句式;鉴赏文章技巧。学习方法: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资料链接:[柳宗元生平]1.家庭生活美好:父以文知名于世,仕宦;母亲系出名门,知书达理,能相夫教子。2.少年得意:21岁登进士第。3.参加政治改革:结识王叔文,韦执谊。王叔文受顺宗赏识,荐韦为宰辅,任用柳宗元、刘禹锡等。顺宗病重,王叔文掌实权,从事政治革新: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卫军的统帅权,取消“宫市”,严惩贪官,

2、重要贤良。顺宗驾崩后,王遭贬后被处死,柳宗元被贬永州,与他同时被贬的,尚有韦执谊、刘禹锡等八人,时称“八司马”。当时柳宗元33岁。4.永州(湖南)十年:生活困顿,郁郁不乐,游山玩水而写“永州八记”。用心于阅读创作,提倡古文。5.调回京城:以为从此否极泰来,岂知三月后再贬柳州(广西)。6.贬死柳州:柳州蛮荒,多未开化,柳宗元教民耕种织布,建造庐舍、舟船,解放奴隶,兴办教育。改善人民生活,深受爱戴。期待返回京城,心情郁闷,水土不服,患毒疮霍乱,客死柳州,时年47岁。人称“柳柳州”“柳河东”。“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情展学点学过程:一

3、、导入新课公元805年,一个33岁的文人,因为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而被贬出京,以戴罪之身,携带堂弟、表弟和67岁的老母,一路风尘仆仆赶往湖南一个名叫永州的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间,一篇篇或清莹或深刻的文章在他的心头酝酿,在他的笔尖流淌;他与永州的美丽邂逅,让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新的辉煌。他就是柳宗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永州八记》之三——《钴鉧潭西小丘记》。二、赛一赛:翻译语句(标注实、虚词和句式)(1)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2)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3)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4)

4、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5)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三、读一读:诵读课文(学生配乐诵读)文章不厌百回读,好的文章读来更是余香满口。下面请同学们诵读,其他组评价。四、整体感悟探讨:学生自读课文,圈出各段中表达作者对这座小山的感情的词语。点拨:第1段:“又”表达了什么情感?惊喜。第2段:“怜”不久有“爱”,还有“惜”。全文的文眼。第3段:“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种惋惜之情。“爱”“惜”,分别有明确的感情指向,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这座小山的复杂感受。

5、(喜—怜—喜—贺)五、文本探讨:1.这座小山有哪些地方让作者喜爱不已?圈画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赏析。第2段: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感悟形象:突怒是高耸的意思,偃蹇是屈曲起伏的样子,石头居高临下,傲视群雄,犹如英雄的塑像。感悟姿态:用牛马之饮于溪的姿态来比喻嵚然相累而下的石头的走势,从姿态上讲,这种走势呈拱形。感悟形状:熊罴之登于山这个比喻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石头本身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二是石头倾斜着向上。【明确】“争”突出了山石的品格:不甘心被埋在泥土里,奋然突破地面,负土而出,仿佛在顽强地同逆境抗

6、争着。(作者的品格: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愤慨)拟人、比喻。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一堆堆静止的无生命的石头,而是一群群虎虎有生气的牛马和猛兽。作者的联想可谓奇妙,下笔可谓是传神。(石,是体现小丘特点的主要内容。先总写,突出石的“奇”和多。然后分写,通过对向下、向上两种不同形态的山石的描写,来具体表现“奇状”和“殆不可数”。作者用比拟的手法,肖其貌、传其神、化静为动,使这些嶙峋的山石,成了栩栩如生、跃跃欲动的;灵性之物,从而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词出意表,情景秒合,下面写怜、喜、贺,就有了情感基础。)2.如果说第1段描述的是吸引游人的小丘之石,那么第2段描写的是什么呢

7、?【点拨】木嘉、竹美、石奇、山高、云浮、溪流、鸟兽遨游,清泠之状,瀯瀯之声,悠然而虚,渊然而静,这些都是描写小丘的环境。(嘉木、美竹、奇石是小丘的本色美,却为秽草恶木所掩,这里的三个动词,应“铲刈”、“伐去”而来,前因后果,是行为之必然,也是小丘新主人情绪之必然。下面顺此笔意宕开,虽则从“望”“卧”二举描叙,实则均侧重于主观自我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体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明确】第2段主要描写的是使游人如痴如醉的小丘环境。探讨:如果说第1段描写的小丘奇石是一眼就能看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