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

ID:44785412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8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_第1页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_第2页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_第3页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_第4页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防治实践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arrestsyndrome,PCA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前称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PR-MODS)、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syndrome,PRS)。早在1970年初,VladimirNegovsky教授就认识到心脏骤停患者经过成功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

2、on,CPR)恢复自主循环(resumptio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后,机体出现由全身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异常病理生理过程,命名为“复苏后疾病”。由于目前复苏的定义已经大大扩展,不仅包括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过程,而且包括没有心脏骤停的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过程。而且“复苏后”的命名意味着复苏过程的结束。,然而事实上,Negovsky教授命名的“复苏后疾病”是指心脏骤停后ROSC患者进入的更进一步,、更加复杂的复苏过程。因此,由国际多个相关学会科的专家讨论后形成的共识,将心脏骤停后

3、ROSC患者的异常病理生理状况命名为PCAS。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概述PCAS从根本上揭示了心肺复苏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四部分:①心脏骤停后脑损害;②心脏骤停后心脏功能紊乱;③机体各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④导致心脏骤停的病理过程持续存在而引起机体的进一步损害。自20世纪50年代末现代心肺复苏科学开创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探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心肺复苏成就,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ROSC的患者比例不断提高。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由于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即使获得了自主循

4、环,患者住院死亡率仍很高。目前各国的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ROSC患者院内死亡率相当高,2006年发表的关于心脏骤停后ROSC患者院内死亡率的研究,包括19819例成人患者和524例患儿,是目前此类研究中病例数最多的一组数据。结果显示,成人患者院内死亡率为67%,患儿为55%。最近英国一项对24132例收入监护病房的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率的调查结果为71%。日本的研究甚至达到90%。心脏骤停发生后机体处于全身性缺血缺氧状态,随着心肺复苏的实施,人工循环及其后的自主循环的建立,出现再灌注损伤。既往的研究表明缺血-再灌注发

5、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血液及机体组织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含量可以增加数倍。氧自由基的生成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并生成大量的丙二醛破坏组织蛋白,使细胞进一步遭到损伤,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与功能,最终导致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因此,PCAS实质上是机体各个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它的严重程度取决患者心脏骤停的时间长短,、心脏骤停的原因及患者心脏骤停发生前的健康状况。如果心脏骤停发生后迅速恢复自主循环则可能避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发生。因此及时正确的评估心脏骤停后获得自主循环的患者状况,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

6、非常重要的方面。文档实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获得自主循环后20分钟内,这一阶段很多患者可能还在院外、转运途中或医院急诊科;第二阶段为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20分钟至6~12小时,此期间内血液循环状态不稳定,因此表现以脑的血流循环与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代谢紊乱?,此期间实施的正确及时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阶段为6~12小时至72小时,患者若能够存活至此阶段则各种治疗已开展,体内各项生化指标参数多渐渐趋于正常,机体各器官功能有所恢复,但同时,机体的损伤机制并未

7、完全阻断,稍有不慎可能使病情再次加重,部分患者会在此期间发生死亡。第四阶段为3天后,这一阶段可以认为是恢复期,此时进行患者评估对预测患者预后很有帮助,感染是此阶段常见的并发症,并且成为心脏骤停存活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⒈心脏骤停后脑损伤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很敏感,耐受性差,因此,心脏骤停后脑损伤是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早期主要表现,也是导致心脏骤停存活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脑功能是否能够恢复,以及恢复的程度如何决定着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ROSC患者的预后。Laver等的研究表明,脑损伤是院外心脏骤停存活者ICU内死亡的主要

8、原因(68%),在院内心脏骤停存活者ICU内死亡原因中也占很大比例(23%)。保证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患者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与氧合,是促进脑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充分及时的血流灌注可以极大的减少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且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康复机率。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损伤的机制是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充分的认识,亦尚未形成成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未知数尚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