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秋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计划案例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精品系列教学计划(13)【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本班本学期有学生44人,女生16人,男生28人,其中新转来1名男生.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好,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差别较大.课堂中我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优等生的潜能没能充分挖掘出来,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有几位学生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有一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教材
2、分析】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通,2019精品系列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
3、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
4、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二、教学难点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019精品系列【教学措施】一、落实基本教学具体
5、措施1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
6、机会.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重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2019
7、精品系列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课内外作业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力求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我力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