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

【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

ID:44743617

大小:20.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7

【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_第1页
【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_第2页
【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22 初冬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22初冬【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

2、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

3、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

4、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

5、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

6、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