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ID:44714985

大小:8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5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_第1页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_第2页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_第3页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_第4页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XX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摘要:要想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我认为首先要了解学校体育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具体有哪些不同的组织形式。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学校体育的发展,从而了解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的趋势。本文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关键词: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形成,产生了以培养年轻一代和传递文明成果为目的的古代教育,它集知识、社会规范和动作技

2、能、技巧的学习以及审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与劳动实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旱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将本阶级的年轻人培养成为统治者,夏朝就有了初具形态的学校,分为“痒”、“序”、“校”三种,其中“痒”、“序”主要用来习“礼”和学“射”,可见那时我国学校就已经有了体育教育的内容。1中国古代学校体育组织形式1.1西周官学中的“射”、“御”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文字和学校的萌芽,教育发展开始加速。据记载,我国在夏代已有称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其中“序”是学“射”的专门学校,“庠”是练武讲礼的专门学校。在商代,我国文字的出现促成了中国

3、传统教育第一个发展高潮的到来,当时设立有“序”、“庠”、“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学校。但这时的教育是贵族的特权,主要是为奴隶主培养统治者的后继人才,受教育的对象是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夏、商学校教育内容以宗教祭祀、军事、文字和生产劳动经验等为主。西周建国后,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建设,开创了“礼乐文明”,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制度。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教学内容以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决定了文化教育为奴隶主所占有、享受和管理。“国学”设在国都所在地,是供奴隶主贵族子弟就读的学校,分“小学”和“大学”两级。贵族子弟

4、8岁进入“小学”,小学在王宫近旁,王宫侍卫官师氏、保氏为小学师长。小学教育包含德、行、艺、仪,以便为造就有德行、武功的未来统治者打下基础。“大学”教育通常15岁入学,九年完成学业。学校设在郊外,便于射、御教学和演练的需要。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书”、“数”再次。课程与教学已有明确的计划性,并有专门的场地和专门的官员施教。“乡学”设立于地方,是主供地方官员子弟和部分自由民子弟就读的学校,“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熟”。乡学教育以德、行、艺内容为主,并与国学相接,实行定期选拔,将优秀者送至国学继续深造。总之,“六艺教育”

5、起源于夏代,发展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射”、“御”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最古老的学校体育项目,这里的“射”和“御”就是学校体育的训练活动。。1.2春秋战国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反映于文化教育,表现为“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被打破,新教育组织形式——私学的出现,并围绕着社会变化形成思想争鸣、学派纷呈的局面。私学兴起于春秋中叶,繁荣于春秋战国之交,大盛于战国时期。历史上兴办私学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墨翟、孟轲、荀况、老聃、庄周等。孔子兴办的私学以“六艺”教育为主,

6、主张学生进行效游和游水。他本身就爱好射箭、打猎、钓鱼和登山等体育活动,并十分注意卫生保健,因而身体特别健壮。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中都很注重尚武之风,提倡结合军事训练开展体育活动。墨子主张把“射”、“御”定为选拔贤士的标准,在他的学生中不少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孟轲主张“仁政”、“贵民”,强调困难环境和失败等对于人的培养教育作用,他的“劳其筋骨”的思想,包含有明显的身体修炼因素。在儒家的经典著作5学记6中,不但对教育目标、分段教学和教学原则作了详细论述,而且还提出了“乐教”和学习要与“游于艺”相结合的思想。1.3汉代太学教育中的“武艺”战国后,养生思想有了新

7、的发展,提出了“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物无不死,人安能仙”、“恶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年不长”等著名论断。帛画5导引图6、华佗5五禽戏6的出现进一步说明只有体育运动才能增进人体健康的体育思想。但由于秦焚书坑儒和秦始皇下令销毁民间兵器,禁止人民习武,百家争鸣的办学格局不复存在。汉初最终确立了“独尊儒术”的儒家办学思想,无论是中央“太学”,还是地方学校,皆以研究儒家经学,造就儒家治术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经学取仕,官学中几乎完全排除了武艺的教学内容,出现了“重文轻武”的不良风气。1.4隋唐学

8、校教育中的“武”北朝时期,秦汉之后形成的儒家正统观念受到了玄学、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