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79765
大小:28.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针药结合治疗黄鹤斑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药结合治疗黄鹤斑临床观察【关键词】黄鹤斑黄鹤斑又称肝斑、蝴蝶斑、面尘,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丁额、眉、颊、鼻、唇周等颜面皮肤,表面光滑、无脱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以青春期后、妊娠期妇女多发,笔者采用针刺加中药外敷的方法治疗黄鹤斑46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46例患者均为女性,无慢性肝肾疾病,不处于妊娠或哺乳期,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伴月经不调者22例,伴失眠者15例。诊断依据:(1)面部有淡褐色至深褐色界线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
2、炎症表现及鳞屑;(2)无明显自觉症状;(3)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4)病情有二定季节性,夏重冬轻;(5)色素沉着区域平均光密度值大于自身面部平均光密度值的20%以上⑴。1.2治疗方法针灸:患者仰卧位,取面部色斑局部围刺为主穴结合全身症状辨证取穴。常规消毒后,选用0.18mmX7.5mm毫针,用围刺的方法,在色斑的外周向中心浅刺(皮下);余穴常规针法,选用0.35mmX25mm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肝郁气滞取太冲,脾胃湿热取阴陵泉,肝肾阴亏取太溪,失眠加神门、照海,月经不调者取血
3、海、足三里,血海穴针感以向小腹部传导为佳。中药外敷:处方组成为当归、赤芍、生地、熟地、白芍、白茯苓、白芷、菟丝子各15g•,治疗前先清洁面部皮肤,同时患处适当按摩15分钟,再用凉的纯净水将上述屮草药面调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即可。1・3疗效标准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2]。2结果基本治愈10例,占21.7%;显效20例,占43.5%;
4、好转14例,占30.4%;无效2例,占4.3%;总有效率95.7%。典型病例:患者,女,43岁。2004年3月17日初诊,面颊部对称出现蝶状褐色斑块7年,加重2年。自述近3年來,因工作压力大而致急躁、心烦易怒、失眠,经色暗红兼夹血块。曾以中、西药及外搽祛斑药治疗,疗效不佳。查体见面色灰暗,两面颊对称性有6cmx4cm大小褐色斑块,边缘清楚易辨,表面光滑无皮屑,舌质暗红有瘀点,脉弦。诊断为黄鹤斑(肝郁气滞)。治疗取面部色斑局部围刺,取穴合谷、太冲、神门,治疗3次后,褐色斑色素变浅。1个疗程后褐色斑范围缩小,2个疗程后
5、显效,3个疗程后褐色斑消退80%以上,伴随症状缓解,面色红润。随访3年,无复发。3讨论黄鹤斑是彩响中青年妇女容貌的主要病症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病的治疗H益受到重视。现代医学认为木病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复朵,耳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内分泌变化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也与遗传因素、日光照射、血清酶及微量元素、妊娠、服用药物、应用化妆品不当、皮肤的微生态失衡及饮食因素等有关[3]。中医学认为黄鹤斑多为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而致肝郁肾虚、脾虚湿阻、气血瘀阻,不能上荣于面,而生黄褐斑。《医林改错》认为本
6、病“血瘀皮里”而成,其病虽在外,实因内而发,治宜外病内治而求其本。故针刺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健脾消滞、滋肾养阴为主。面针法可直达病所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体针可以调节内分泌,防止黑色素细胞增生,减少黑素细胞分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Z源,故取脾经Z血海,具有调血气、理血室的功效;肺俞应肺,肺主气,“气为血之帅”与血海共同行补气调血之功。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二穴合用共奏行血活血之效。背俞穴(肝俞、肾俞、隔俞)为脏气汇聚和转输部位。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诸穴合用使气机
7、调畅,从而调和阴阳。屮药外用,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疾病痊愈。【参考文献】[1]栗玉辉,卢风云,邢春荣,等•耳针加耳穴贴压法治疗黄鹤斑6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6,16(9):17.[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5):278・[2]崔正军,苓瑛•黄褐斑的研究现状[J].四川医学,2004,25(1):116-118.[3]林新瑜,周光平,李利•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酶学及血液流变学初步分析[J]•
8、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6):359-36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