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ID:44655498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_第1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_第2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_第3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_第4页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而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轻者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导致下肢缺血性坏疽、甚至截肢。本研究对我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回顾性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符合1997年

2、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5岁。病程4〜31年,平均病程17.5年,病程10年29例。并发下肢坏疽1例,间歇性跛行5例,静息痛18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5例。合并高血脂42例,周围神经病变35例,视网膜病变21例。1.2方法下肢血管病变检测根据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脉压(PP)和踝臂指数(ABPI)三项指标[1]。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诊断仪测定PP、ABPI,ABPI判断标准为美国心脏学会(A

3、HA)1993年制定的,正常值为0.930mmHg为异常。使用美国GEL0GIQ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MHz,取样容积2mm,声束与血流夹角W60。。检查时患者平卧或俯卧位,主要检查股浅、深动脉,胫前、后动脉,❷动脉和足背动脉。观察血管壁有无斑块、管腔局部有无狭窄,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频谱形态。二维超声于舒张期测量血管后壁及前壁内中膜的厚度(MT),正常值W1.0mm;脉冲多普勒超声(PW)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其中任何一支或多支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即诊断为下肢

4、血管病变。2结果1.1ABPI和PP检测与CDFI检出下肢血管病变的比较120例ABPI及PP检测异常者56例,检出率46.7%,CDFI检查异常者102例,检出率85%。2.2CDFI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标准:下肢任何一支或多支动脉有斑块或局部狭窄即可诊断。二维超声表现为动脉内膜毛糙,回声增强、增厚,MT>1.0mm,连续性差或有中断,管腔内有低回声、强回声或混合性回声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CDFI表现为管腔内血流充盈不平滑、充盈缺损,血流变细,呈明亮或五彩镶嵌色,重度狭窄者彩色血流单一、暗淡

5、,血管闭塞者无彩色血流显示。PW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增快,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重度狭窄者呈单相低速血流。2.3CDFI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120例中18例未见异常,其余102例MT不同程度增厚,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7例,发生率72.5%,造成不同程度狭窄,发生血管闭塞2例。病程10年29例中有斑块27例,发生率93.1%O2.4CDFI检测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87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单支动脉病变11例,多支动脉病变76例,双下肢病变79例,膝关节以下病变80例,其中❷动脉11例,胫前动

6、脉例21,胫后动脉14例,足背动脉34例。2.5有伴发疾病者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血脂42例中38例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90.5%,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中28例有硬化斑块,发生率80%,视网膜病变46例中有37例硬化斑块,发生率80.4%o3讨论3.1在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指南中,指出PP是临床应用最早、最普遍、最简易的评估指标.ABPI能在下肢动脉阻塞无症状期检出异常人群。本研究显示,PP和ABPI两项指标异常者检出率明显低于CDFIo而且CDFI检出明显早于临床表现,并能确定病变部位和判断病

7、变程度,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为中度缺血患者选择经导管血管内溶栓、经皮血管成形术和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提示了最佳时机。3.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动脉不规则扭曲、变硬呈索条样,粥样硬化的内膜可发生溃疡和出血,并可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本研究显示并发高血脂者发病率明显升高。3.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跟病程关系本研究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加,相关合并疾病的风险增加,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也明显增加。3.4有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

8、增高,范虹等[2]认为,周围神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是下肢血管病变的伴发疾病,而不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原因。3.5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早期就已经出现,主要累及血管远端,以足背动脉明显[3],胫前动脉、❷动脉次之,一般为双侧及多节段性,与本研究一致。但下肢动脉存在丰富侧支循环,即使两条主要动脉闭塞,也不造成小腿远端及足部明显的缺血表现[4]。本组血管闭塞2例中仅1例发生足部坏疽。但当出现症状再治疗,则病变已到晚期,常难以避免截肢。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病程长,髙龄,伴发高血脂、周围神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