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体会【关键词】新牛儿咼胆红素血症;临床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病人表现黄胆出现早并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红素为主,重者病人黄疸进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会合并胆红索脑病[1]。为了减少胆•红索脑病的发生,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木文探讨了我中心100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对象及诊断标准100例均系我屮心2006年11川〜2010年3刀收治的高胆症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2]o1.2一般资料:100例中,男59例(59.0%),
2、女31例(31.0%);足月儿83例(83.1%),早产儿15例(15.0%),过期产3例(3.0%);发病日7天58例,占58.0%。1.3高胆症病因:发病7天以内病因依次是:围产因素、感染、母乳性、颅内出血、溶血;发病7天以上迁延高胆症病因依次是:母乳性、感染、围产因素、溶血性。2.治疗与转归2.1治疗:釆用综合治疗,包括光疗、常规茵梔黄静滴[3]、重度黄疸者给予白蛋白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早发母乳性黄疸给予勤喂哺;晚发母乳性黄疽停母乳3〜5天,同时辅以蓝光治疗;CMV感染者给予a・干扰素100U,每天1次,连用7天。2.2疗效
3、标准:治愈:⑴黄疸消失;⑵血清胆红素止常;好转:黄疸逐渐消退胆红素趋于正常。2.3结果:治愈91例(91.0%),好转4例(4.0%),5例(5.0%)死于原发性疾病。1.讨论3.1病因分析。近年來,国家大力推广母乳喂养及产科质量的提高,高胆症病因由感染转为母乳性,从本文前五位由低到高病因分别为:溶血(7.9%),颅内出血(11.1%),感染(14.9%),围产(18.1%),母乳性(41.9%),以母乳性为最高。母乳性高胆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与29.5%〜82.7%的报道相一致[4]。分析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早发性母乳性高胆症
4、,因产后早期奶量不足,产妇肠蠕动减慢,致使肠肝循环增加,血清胆红素浓度增加;晚发性母乳性高胆症,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较高的p-葡萄糖醛酸莒酶,其分解结合胆红素,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肠肝循环[5]所致。母乳性高胆症一般预后良好,停母乳后黄疸一般消退,但近年有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所以应当根据情况先适当停母乳2〜3天。围产因素致胎儿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缺氧、缺血、高热、低体温、酸中毒、低血糖等并发症,降低胆•红索的转运能力,并抑制肝酶活性,致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应尽早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避免黄疸加重。TORCH感染多为母婴垂直传播,伴
5、冇多脏器损害,可进行孕妇、新生儿筛查,及早防治,减少伤残。3.2临床诊治体会。凡新生儿生后第1F1内出现黄疸,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Omg/dl(>171屮nol/L),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5mg/dl(>256pimol/L)都应进行检查。当血•清胆红素为4〜5mg/dl(68〜86pmol/L)黄疸开始明显。随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肉眼可见的黄疸从头向足的方向发展。除了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外,评估应包括直接Coomb试验,红细胞压积,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索的测定,血型和Rh分型。其他检查包括血,尿和脑脊液
6、培养,红细胞酶测定。口J根据病史,体格检杳或最初的实验室检查结杲来确定。母乳型黄疸的诊断是排除性的。因此对内科医生十分重耍的是,对新生儿其他需耍特殊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原因进行评估[5]o生理性黄疸临床上通常不明显,并可在1周内消失。母乳型黃疸,如果胆红素水平持续增加至17〜18mg/dl时,暂时将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喂养是适宜的选择,有时也需要光疗。中断母乳仅需1〜2口,一旦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开始卜•降,应鼓励母亲继续通过规则的母乳喂养来重新照护婴儿,应使她确信高胆红素血症并未造成任何伤害,她可以重新安全地进行母乳喂养[6]o光
7、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症中是安全和有效的,它可大大降低换血的需求。将婴儿暴露在蓝光光谱范围的可见光下可获得最大的效果。参考文献[1]徐新献,刘小凡•中西医结合儿科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8.[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3.[2]任淑萍.茵梔黄治疗4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2009,22(3):30-31.[3]牛广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1):58-60.[4]李青霞.新生儿黄疸223例病
8、因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5):563-564.[5]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