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1 绪论

遗传学1 绪论

ID:44629895

大小:415.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0-24

遗传学1  绪论_第1页
遗传学1  绪论_第2页
遗传学1  绪论_第3页
遗传学1  绪论_第4页
遗传学1  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遗传学1 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普通遗传学GENERALGENETICS天津农学院9/26/20211绪论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第三章孟德尔遗传第四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第五章基因突变第六章染色体结构变异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第八章数量性状的遗传目录第九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第十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第十二章遗传工程第十三章基因组学第十四章基因表达的调控第十五章群体遗传与进化绪论Introduction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三、遗传学的应用四、遗传学的学习与检测一、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遗传变异现象(二)遗

2、传变异的概念1.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  在的差异的现象。3.二者关系:对立统一,遗传中孕育着变异,变异依托着遗传;遗传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变异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三)什么是遗传学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2.研究对象:3.研究任务:阐明规律,指导实践,服务  于人类。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大致经过经典遗传学与现代遗传学两个阶段和三个水平:个体水平——形态遗传学细胞水平——细胞遗传学分子水平——分子遗传学(一)遗传学的诞生“桂实生桂,桐实

3、生桐”“种麦得麦,种稷得稷”“万物生于土,各似本种”,“物生自类本科”国外:十九世纪末叶(二)遗传学的发展1.经典遗传学(十八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中叶)1)颗粒遗传学(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拉马克(Lamack,J.K1744--1829):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英国达尔文(Dorwin.C.1809--1882):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学说。“泛生假说”。德国魏斯曼(Weisman1834--1914)提出“种质论”。他做了一个试验,割老鼠尾巴的试验。连续22代割掉老鼠尾巴,共用老鼠1592只。因而得出获得性状不

4、能遗传。高尔顿:“融合遗传”认为,双亲的遗传成分在子代中发生融合,而后表现(其根据是,子女的许多特性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高尔顿及其学生毕生致力于,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亲代与子代间性状表现的关系虽然融合遗传的基本观点并不正确,但是在这一基础上所创建的一系列生物数学分析方法,却为数量遗传、群体遗传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MendelGJ1822-1884)真正开始有分析地研究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1866年发表“植物杂交试验”论文,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

5、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2)经典基因论(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中叶)1900年(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德国的柯伦斯(Correns)荷兰的狄·弗里斯(DeVries)奥国的柴马克(Tschermak)1906年,贝特生(Bateson,W)提出,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并在香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了性状连锁现象。1901-1903年,狄·弗里斯(DeVries)发表“突变学说”。1903年,萨顿(Sutton)提出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期间的行为是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1909年,约翰生(Johannsen)发表

6、“纯系学说”,并提出“gene”的概念,以代替孟德尔所谓的“遗传因子”1908年,哈迪(Hardy)和魏伯格(Weinberg)分别推导出群体遗传平衡定律。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Morgan)等用果蝇为材料进行大量的遗传试验。发现了性状连锁现象,研究了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动态,创立基因理论,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提出了连锁遗传规律。进而提出了染色体遗传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细胞遗传学。1913年,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绘制出第一张连锁遗传图,标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1927年,穆勒(Muller)和斯特

7、德勒(Stadler)分别人工诱变果蝇和玉米突变。1930-1932年,费希尔(Fisher)、赖特(Wright)和霍尔丹(Haldane)等用数理统计分析,奠定了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的数学分析基础。1937年,布莱克斯里(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并提出杂种优势。1941年,比德尔(Beadle)等,用红色面包霉,“一个基因一个酶”发展了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2.分子遗传学(二十世纪中叶-----)1944年,阿委瑞(Avery):肺炎双球菌转化,证明转化的活性物质是DNA。1952年,赫尔歇(Hers

8、hey)和蔡斯(Chase):噬菌体重组,进一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1953年,英国克里克(Crick)和美国沃森(Watson)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后为分子遗传学的开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d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