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

ID:44595802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_第1页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_第2页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_第3页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_第4页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清铜蓝蛋白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检测铜蓝蛋白(CER),早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89例住院ACS病人分为AMI组58例和非AMT组31例,检测患者的cTnl、CER、CK-MB。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在不同组合模式的阳性率分别为:cTnl(+)CK-MB(+)CER(+)89.7%和3.4%;cTnl(-)CK-MB(-)CER(-)0.0%和6.9%,呈显著升高趋势(P<0.01)o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也呈明显升高趋势。结论检测CER及时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助于及时

2、治疗,大人降低病死率,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关键词]铜蓝蛋白;心肌梗死[屮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8(a)-0096-02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Z—,病死率高,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使病死率大大降低[1]。日前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主要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约冇25%的患者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约有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乏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2]。约1/3的临床症状,心电

3、图不典型的病例,常造成临床抢救不当。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或者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的病人,心肌损伤标志物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指标。并能及时指导治疗,对病情发展及预后进行判断[3]。血清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具有氧化活性的糖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其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应激反应,为体内急相蛋白之故,铜蓝蛋白的含量在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可增加1000倍,对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报道极少。为早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该研究将2011年7月—2013年

4、5月入院治疗的ACS患者,入院时除常规治疗外,同时查铜蓝蛋白,肌钙蛋白I定量,CK-MB,通过比较对照,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判断预后。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检测的89例(男59,女30)均为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ACS病人,年龄42〜78岁,平均(55.2±12.4)岁。1.2方法病人入院后立即静脉抽血送检,应用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双缩服试剂。cTn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无需加热,否则蛋白质会变性。蛋白质溶液需要进行稀释,在蛋口质溶液里加入双缩月尿试剂,溶液变成紫色),CER采用免疫比浊法,CK-MB活性测定为酶动力学法。

5、1.3阳性判断标准cTnT最低检出量为0.5ng/mL,CER为50ng/mL,CK-MB为24U/Lo1.4统计方法用SPSS15.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在不同组合模式的阳性率分别为:cTnl(+)CK-MB(+)CER(+)89.7%和3.4%;cTnl(-)CK-MB(-)CER(-)0.0%和6.9%,呈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O3讨论多年来CK-MB一直被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此酶测定诊断特异

6、性差,早期诊断6h内灵敏度不高,诊断窗口时间较短等不足之处,国内外学者在不断的寻找一些能克服上述不足的新指标。cTnl属于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其特点是特异性较强,一般止常人的血液中cTnl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心肌细胞一旦受到损伤,受损细胞膜就会释放到血液,cTnl就会有一个较为迅速的、短暂的升高,cTnl的升高一般会在心肌受损5〜8h较为明显,12〜24h会到达一个高峰值,并在7〜10d会持续这种升高。从以上数据中该院可以看出,cTnl在AMI的素诊断中,具有灵高敏度特性,并一且特异性强,不受骨骼肌损伤干扰,但不能诊断早期心肌梗死

7、。Mb(肌红蛋白)属于红色蛋白,含铁朴咻。它的分子是由大约包含17000分子量的肽链组成,其中含有氨基酸残基153个,同时,肌红蛋白分子中含有肌肉组织中属于特有的蛋白质,即血红素辅基。血液检测过程中,Mb其敏感性非常高。肌肉细胞受损后,Mb会由于其较小的分子量而较早释放人血循环。AMI发病1〜3h内Mb会出现升高,6~7h达高峰,直到AMI发病24h后才会有所下降。当Mb呈现阴性时,可以帮助对AMI的有效排除。由此可以证明,在患者心肌受损的早期,肌红蛋白敏感性高、持续时间短,尤其是伴随着患者出现心肌病、肾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

8、肌肉拉伤等现象Mb会升高,因而特异性不高,仅靠肌红蛋白升高不能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4-5]: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说是冠心病病理过程中的一个基础,形成动脉粥状硬化斑块的主要特征是炎症,应该说,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产牛,以及出现炎性介质,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