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80060
大小:119.6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22
《五年级古诗文鉴赏(注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文鉴赏孔子语录孟子孔子语录孟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这句话的大意,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帮朋友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复习了吗?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乎?人不孔子说:
2、“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就会迷惑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而》)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这句话的大意,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帮朋友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
3、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复习了吗?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就会迷惑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孔子说:由,告诉你对知道和不知道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了啊!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论语•里仁》【大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
4、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出自《论语》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简单翻译: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
5、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Z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屮
6、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俱的品质。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孔子的学生)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体会:孔子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主张。反映了孔了“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如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1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何有于我哉!”(《述而》)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点是我所具备的呢1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治长》)(传统译注)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新注)何以谓(为)Z,文也:做了什么而成名的?。谓,"为”之误。文,成名。〔新译)子贡问说:“孔文子凭什么作为而成名的?”先生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