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A6初中数学专题复习——生活中的轴对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专题复习——生活中的轴对称知识点一、轴对称现象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⑴•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这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①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对称轴的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图形两侧重合。②
2、轴对称是对两个图形说的;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说的。(2).联系:①它们的定义屮都有沿某肓线折亞,图形重合。②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反过来,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两侧的两部分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二、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它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4、两个图形关于某条总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5、如果两个图形的对
3、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括号内为该图形的对称轴条数)①线段(2条);②角(1条);③等腰三角形(1条);④等边三角形(3条);⑤圆(无数条);⑥矩形(2条);⑦菱形(2条);⑧正方形(4条);⑨等腰梯形(1条)2.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条边和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屮相等的两边叫腰,另一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和底的夹角叫底角。⑵.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対等角”);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屮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③等腰三
4、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判定方法:①等腰三角形的定义;①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o1.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性质:①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丁・60。;②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3).判定方法:①等边三角形的定义;②三个介都相等的三介形是等边三介形;③冇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等腰直角三角形(1).定义: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2).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等于45°o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5、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定义:垂玄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玄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玄平分线或屮垂线。(2).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判定方法: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⑷•重要规律:三介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三用形的外心,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⑶•重要规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
6、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四、典型习题例1:如图,AABC的周长为30cm,把△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边于点D,交AC边于点E,连接AD,若AE=4ciii,则AABD的周长是()A.22cmB.20cmC.18cmD.15cm例2:如图,RtAABC中,ZACB=90°,Z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ZA'DB=()A.40°B.30°C.20°D.10°A.2(7B.3(TC.35°D.40J例4:如图,在Z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Z
7、A等于(A.30°D.36°B.40°C.45°例5:在等腰△ABC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氏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B.11C.7或11D.7或10例6:已知等边A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BC上,把ABDE沿直线DE翻折,使点B落在点B'处,DB",EB"分别交边AC于点F,G,若ZADF二80°,则ZEGC的度数为例7:如图,已知ZX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ZE=度.例&作图题:如图(1)和(2),P是直线ni—动点,A.B两点在ni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