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

ID:4443823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_第1页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_第2页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颔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纟颉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脉络宁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昔溶液500ml,静脉滴注,1次/d;阿司匹林100mg/do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绷沙坦80mg口服,1次/d,共12周。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9.3%,而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仅为73.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脉络宁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昔溶液

2、500ml,静脉点滴,1次/d;阿司匹林100mg/do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颔沙坦80mg口服,1次/d,共12周。两组病例均根据病情适当应用降脂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生素及各种对症药物。1.3疗效评定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语言恢复,生活自理,患者肌力达IV级以上;②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语言基本恢复,患者肌力提高2级;③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语言好转,患者肌力提高1级;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总有效二治愈+显效+有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见

3、表lo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9.3%,而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仅为73.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o❷2.2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面红、头痛、心悸,但症状均轻微,不需停药,不影响疗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等未见明显异常改变,部分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3结论❷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病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占全部脑卒中的70%[3]o表现为突然起病,在极短的时间内病症达到高峰。多由供应脑的动脉狭窄、血栓形成、栓塞、血液成分及动力学紊乱造成的部分脑组织

4、血液供应不足或停滞,出现一组短暂或长久的局灶脑功能缺失的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全脑功能缺失的症状。❷缠沙坦作为Angll受体拮抗剂,是在受体水平上阻滞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阻断了细胞膜上Angll的生成,从而阻断了Angll所引发高血压的生理机制,尤其是拮抗了Angll的强力缩血管和水钠潴留作用[3],进而在临床治疗上起到了明显的降压效果。纟颉沙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是通过与ATI受体跨膜区的氨基酸相互作用,阻止血管紧张素II与ATI受体的结合,其对ATI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从而在受体水平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血管效应。本研究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耐受性好,未发现有

5、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此药毒性小。笔者认为纟颉沙坦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疗效好,使用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❷参考文献[1]郑春梅,杨秀君•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3):2904-2905.[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3]周伯荣,罗冰•阿司匹林间歇疗法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卒中与神经疾,2006,13(4):205-2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