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34290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2
《美育观念的转变与策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育观念的转变与策略选择蔡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学分会美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左》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再次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改革耍求与希望。美育必须实现观念转变与策略选择,方能有效实现《决定》提出的要求。一、从“艺术教育”向“美育”回归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地位也最低。美育实践的现状也确实并不令人振奋:不是仍限于艺术教育领域,就是通过不停地把“美”挂在嘴边、不断地将“美”亮出来:“美不美啊”“是不是很
2、美”,通过这种虚假的教育交往,不断地向学生宣示:我们是在进行美育!美育的如许现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寻求解答。外部原因涉及社会文化观念、政策等,内部原因则主要冇两个:其一是美育理论体系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不科学,自然导致了美育观念的偏差,如总是从美育对智育、德育等的作用与意义去寻求合理性,这导致了美育地位的依赖性而非独立性、工具性和本体性。其二是美育实践中的偏差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偏差就是美育艺术教育化,当然,艺术教育木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艺术教育成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是由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促成的。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
3、划(2001-2010)))分别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耍内容和途径”“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耍途径和内容”,这些规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美育观念与美育实施的单一化,似乎“没有学校艺术教育这个主渠道,美育的实施就无所依托”[1],所以有研究者指出,作为指导性政策,这些美育法规“封闭了美育的其他途径和内容,导致美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足”“对非艺术的美育活动关注不够”[2]。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文件中出现了一个良好的转机,即从“主要”转变为“重要”,正如2002年7月25日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所表述的:“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
4、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实践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艺术教育小众化。艺术教育一般可分成培养表演者的艺术教育、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培养研究者的艺术教育以及培养教育者的艺术教育等四种类型。[3]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培养需要天赋的表演者的艺术教育远比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更受重视,而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恰是艺术教育的屮流砥柱。其二,艺术教育技能化。艺术教育大多走的是一条“技之极者近乎道”的道路,强化各种技能训练,这条道路枯燥无味,需要极强毅力,且会在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受严重阻碍。其三,艺术教育知识化。学生习得的主要是关于某作品的知识或信息,这些学生可能基于知识
5、学习能对某作品品头论足,头头是道,但却不能感受蕴涵于作品之中的美。其四,艺术教育功利化。主要表现在培养过程屮的竞赛化,以各种证书、奖杯追名逐利和在各级升学招生中,艺术类考试成了许多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们剑走偏锋的切入点,而教师也大都以技能化与机械化方式去培养他们。尽管如此,不管是从教育现实还是美育理论分析来看,艺术教育将依然是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可能需要从美育的角度审视与关照艺术教育,充分彰显艺术教育的美育气质。二、从“美育”向“审美教育”回归美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必须完成一个最重要的观念转换:即从“美”回归到“审美”,从一种静态的、孤立的对“美”的描述,回归到对作为一种“活
6、动”的“审美”的理解。美是一种关系,而不仅仅是某种属性,因而,应从“审美,‘这一“活动”的立场上去联结同样作为“活动,‘的教育。通过对审美活动内在理路的分析,将“审美”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可以获得一种对美育的新理解:美育即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育。第一,审美教育是渗透着感性精神的教育。美学无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学"(Aesthetics)一词在鲍姆嘉通那里是指“感性之学”,其立足点在于捍卫人类感性生活的价值,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育首先是一种感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感性能力开掘,维持人类感性世界和感官经验的活力:“由于美具有感性之物质,审美始于感知。”[4]审美教育就
7、是要使人养成“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并通过对各种感官能力的开掘,使人能“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要使“人的感官成为人性的,并且能创造出能适应人类存在和自然界存在的全部财富的人性的感官”[5]。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感性发展应该包扌舌两个方面:一是感性开掘,即发掘人的内在感官,通过自身的感官,通过审美知觉去确认生命的存在;二是拯救人的感性沉沦,即避免陷入本能主义的泥潭,从媚俗中升华。第二,用美教育是渗透着体验与想象精神的教育。W美是意义的瞬间牛成,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想象就不会有意义牛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