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

ID:44425071

大小:29.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_第1页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_第2页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_第3页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抢救成活率高达98.75%O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抢救方法、宫内缺氧情况、Apgar评分、窒息时间及抢救疗效有着明显的关系,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尤其发生窒息后快速正确地抢救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中图分类号J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2、7210(2007)07(c)-025-02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为目前新生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新生儿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也是产科中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的急症,因此及时正确地予以救治,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髙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我院自2000年8月〜2006年12月抢救了80例窒息新生儿,效果显著,现就此讨论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8月〜2006年12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1976例,其中发生窒

3、息者80例,占4.05%o发生窒息的80例中,重度窒息者46例,轻度窒息者34例。12例在孕32〜36周,为早产儿,43例在孕37〜42周,25例在孕42周以上,为过期产儿;孕母年龄在18〜42岁;胎膜早破23例;其中剖宫产术分娩者35例,经阴道胎头吸引器助产者26例,经阴道臀牵引术分娩者11例,经阴道自然分娩者8例。80例中74例分娩前有23项高危因素,大多数同时具有2项以上高危因素。胎粪污染羊水III度20例,II度羊水污染23例,I度羊水污染8例。80例中出生后1minApgar评分W3分者43例,4〜7分者37例

4、。1.2抢救过程1.2.1新生儿窒息抢救的措施新生儿窒息抢救的关键是复苏,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复苏的原则可简单用A、B、C、D来说明,A(airway)气道通畅,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建立循环,D(drug)药物应用。首先,彻底清除上呼吸道的羊水及黏液。当胎头娩出,立即用无菌纱布抹去口鼻部的羊水及黏液,再娩胎肩及胎身;接着快速用吸痰管吸出咽喉部的羊水和黏液,保证在第一次呼吸前清理干净口鼻及咽喉部的羊水和黏液,防止第一次呼吸时吸入羊水而发生吸入性肺炎。如果是过期妊娠及羊水II

5、I度污染的新生儿,吸痰管难以吸出气管内胎粪羊水,可立即气管插管,在直视下清理呼吸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后立即设法使新生儿建立呼吸。首先摆好体位,使新生儿稍呈头低脚高位,头部适度后仰,有利于气道通畅,为此可在新生儿肩部后背垫一块2-3cm厚的折叠毛巾,能有助于保持正确的体位;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将一块纱布折成四层,罩于新生儿口上,接生人员一手托起新生儿颈部,另一手轻压上腹部,嘴唇含住新生儿口鼻部,用鼓腮的力气往新生儿肺内轻轻吹气,每次约30ml,见到新生儿胸部微微隆起时将口移开,放在腹部的手轻压腹部,协助排气

6、,这样一吹一压,30〜40次/min,同时给氧气吸入直至建立自主呼吸为止。有条件者可行气管插管及应用气囊复苏仪,有节奏地向肺内正压给氧。建立有效通气后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血液循环。每隔半分钟检查心率一次,每次听诊6s,如经有效人工通气30s后心率100次/min;皮肤颜色转红;血气分析正常[3]。在基层医院能应用本文所述的简单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使其成功率达98.75%,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笔者认为此法简便易行,且所需药物、器械少,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出院后随访少,尚不能对窒息患儿的远期预后作全面观察,较广泛的结论有待

7、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5.[2]石一复•新生儿窒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5):297.[3]陈素柔•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监护和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5):272.(收稿日期:2007-04-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