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

ID:44423651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_第1页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_第2页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_第3页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教学思路与对策一、重视朗读,培养语感朗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念经式的喃喃自语,它要求朗读者在朗读时“字字响亮”、自然流畅、忠于文本,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思想上的共鸣与再创造。朗读指导贯穿文言文的整个教学过程,在开始教学时宜以教师范读和领读为主,之后可以逐渐进行诵读指导。文言文因其本身的特点,在朗读时要注意生僻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断句要正确,语气词的长短音控制要适宜。女m“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句,“要”通“邀”,意为邀请,读四声。二、释词解句,抓牢基础文言文中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也很常见,实词、虚词在句子结构中也有很重要的

2、作用,特殊句式也俯首皆是,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看懂文言文。三、“文”“言”并重,共同提高做到“文言并举”,寓“文”于“言”。“文”是指作品中蕴含的道德评价、思想感情等;“言”指的是构成文章的字词和语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既要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也可以白己疏通文意,又要注重对文本的分析鉴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达到美文美教的冃的。四、建立知识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文言知识积累与整合积累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学生们具备了一个个的文言知识点,缺少的恰恰是一条将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的线索,以致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看起来过于

3、零散,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积累方法,给学生们牵一条知识“线”索,做到“温故知新”、“以旧带新”。【对策、方法】1以情动人,消除隔阂学生认为文言文难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源在于文言文年代久远、古奥难懂、教学枯燥,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呢?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源于文言,我们的语言系统中还保昭有文言的一些习惯,如“所见所闻”、“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等。文言文学习的现代意义要在学牛.刚接触文言文时就向他们阐明。其次,文言文教学耍注意情感教学,以情动人,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根据文本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文

4、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运用实物、借助图画、播放音乐、扮演角色或以语言描绘等。2、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应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3、美文美教,陶冶审美情趣首先,要增强语文课本本身的审美性。(1)增强教材的情趣性。(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让教学过程充满情趣。首先教师本身要有高雅的情趣,文化修养高,教学语言丰富、幽默,对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局限于前人之说或教参。其次,教师要适当开发新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其次,审美情趣的培养要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1)培养学生对

5、美的感知能力(2)鼓励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发挥。文言文教学应更重视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开发,文言中的“空白点”、作者只想意会而不愿言传的情感都是学生发挥审美想象力的舞台。(3)提高学生对美的判断能力。判断考验的是审美主体对自身以及审美对象本质上的“真”、“善”、“和谐”的反思与鉴赏。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无疑都是“美”的,学生可以对其中描写的景物、人物、思想做出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或真或假的判断。(4)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自觉进行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特别是审美创造力,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要让学生有进行审美创造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做到尊重学半的个性,不打压、不排

6、斥学生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4、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1)课堂中穿插与文章相关的历史典故,注意联系相关的历史背景,知人论世,增加课堂厚重感文史不分家,特别是文言文中有很多历史典故,如果能善加利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避免课堂教学沉闷无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历史典故的讲述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文言文的题材都属于初中生不熟悉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吋就要避免生硬的导入,要为学生建立一个“教学支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与文言文的内容联系起来(3)适当组织学生自学、自讲,调动学习积极性。初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难度适中,学生

7、在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以后可以借助工具书、注释进行自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