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41201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诗歌鉴赏的步骤(教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诗歌鉴赏的步骤“诗歌鉴赏”已经成为高考的常考题,出现在第二卷,分值为5-8分,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为此特将在平时的教学屮的心得总结如下,希望和广大同仁、前辈交流。一、诵读,初步领会诗歌内容、揣摩诗歌情感一•“一个都不能少!”诵读,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尤其要在诵读中把握诗歌起承转合、把握诗歌的主体内容,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使我们很难获得丰富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获取信息的表述点,必须做到“读到、看到、注意到、想到”。我想以下几个着眼点是我们要留意的:题忖、作者(生平、爱好、
2、志趣、思想等)、朝代(时代背景)、诗文(诗文小序)及注释。用下面的儿旬话來概括这一步:“一个都不能少”诗题常是诗眼,作者时事相关。诗文不懂难免,注释绝非无关。例如下题: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朵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注释:诗人正在抗金垂镇南郑整治军队,被调冋成都做安抚使司参议,途经剑门山作此诗。请简要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很多学生乍一读,会认为这是一个游子的形象,因为他着眼与“远游无处不消魂”一句;也有一部分学生认定是位诗人,因为他有结尾两句为证。此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此诗的作者是陆游,
3、有些同学要大跌眼镜了。他们也会随即改变认识一游是爱国主义诗人啊。那么,我们再告诉他们背景注释一诗人正在抗金重镇南郑整治军队,被调回成都做女抚使司参议,途经剑门山作此诗。学生会很口然的想到陆游的另外两句诗一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冰河入梦來。”这样,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胸怀报国壮志而无从施展的爱国将领)就自然浮岀水面。显然,“游了”“诗人”等是不足以表白诗人悄怀的。如果能联想到杜甫的“文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就能更好的理解诗人的苦衷:壮志难酬,不情愿做个“诗人”,“细南骑驴入剑门”的行为实在是无奈Z举啊!而前文的“消
4、魂”更是一种极度的痛苦了!任何一首诗歌的理解都不能忽略以上几点,用一部电影的名字來概括就是“一个都不能少”!诗前的小序也对破解诗歌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感情、渲染烘托气亂、奠定感情基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扬州慢》诗前小序的作用:交代写作缘rti,点明写作主旨。《孔雀东南飞》就有铺垫、渲染、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作用。二、弄清问题,明确考察范围一■“借我一双慧眼吧!”在将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点都细细看过之后,耍保持头脑清醍的来审读题干。耍弄清“问什么,怎么问”,方能做到嗒什么,怎么答”。有好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就是因为
5、弄不清该点。我们要留意问的是形象,是情感,是含义,是作用,还是手法及作用。近儿年來多考炼字类问题,但分析时还是离不开综合信息的获取。弄清问题“问什么,怎么问”,之后,我们就能很明确的再理解诗歌的棊础上重点突破“答什么,怎么答”。也好从我们的知识库存中找到相应的答题术语,并很好的调动已知信息来攻破问题。当然,我们会很自觉的套用一些程式思维,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题干中往往会出现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就是我们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为终结点,是我们所整理的答案的屮心语,如话题作文屮的话题一样。让我们将它重视起來,向“它借一双慧眼”!例如
6、:问题一诗评家认为“开窗放入人江来”一句颇有气势,你认为呢?请简耍评价。——中的“气势''一词应该作为题干中的关键词。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就要以“气势”为中心。再例如2004年高考试卷的16小题的(1)“古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的“表情达意”即是关键词,就是我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屮的“绿”字,为何一字传神?再如2004年全国高考题第(16)题: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向
7、花间留晩照。[注]穀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审题即明确考察方向是什么,有了正确的出发点就不会走太多的弯路。此题明确要求回答“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信息范围在词的上半阙,即“东城渐觉风光好,穀皴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笫一句是总说:“东城渐觉风光好”要注意作者的用词即用“渐觉”一词,表明是逐层深入,后三旬是具体展开。怎样描写了春天的景物,即要答曲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
8、春波绿水,波面牛纹,如细皱纱穀;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熬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从上例可以看岀,审题不但要审“考什么”还耍处理“答什么”“怎么答”的问题。三…研读诗歌,融会意境一掀起你的盖头来!”巫塑诗歌表达的每一物象,形成情境的再现,领略“境”Z特点,融会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