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涉检上访矛盾化解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做好涉检上访矛盾化解工作[关键词]涉检上访;矛盾;途径;对策人民检察院的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体察人民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随着社会矛盾纠纷越来越复杂,涉检上访问题也日益凸显,各种矛盾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进入检察工作领域。一般说来,在处理涉检访问题上,只要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事情大多比较好解决、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也确有为数不少的涉检上访者不肯息访,继续以各种理由和借口缠访、闹访甚至越级上访,形成不稳定因素,解决起来难度也比较大,本文试以我院近来处理解决涉
2、检访的情况为基础,就涉检访的现状、特点,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涉检上访的成因—是办案质量不高。这是引发涉检访的直接原因。从我院涉及的17起涉检上访中,有近80%的涉检上访案件是由于办案质量不高引发的。而质量不高的突出表现就是在证据的收集、固定上均没有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二是处理上访问题的机制不足助长了涉检上访人上访心So上级领导机关对待信访工作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是“一票否决”,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无论是否涉检,无论其上访诉求是否合理合法,只要“赴省进京'了,轻则通报,责令息诉解决,重责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基层检察机关和工作人员造成很大压力。三是涉检上访人对检察机关缺
3、少应有的信任度。在自侦案件中涉检上访人对其举报的线索因检察机关在线索评估后认为没有价值而没有进行调查不满意,对初查后不能按照举报人的要求而将被举报人绳之以法不满意。进而以检察机关不作为、有徇私嫌疑而重复举报和上访。在刑事案件上,涉检上访人对公安机关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案件事实难以查清,检察机关依法做岀不予批捕或退补侦查决定的案件不满意,认为公安、检察是一家,互相咆庇:互相“遮掩”,缺少对检察机关的信任,进而不断上访。四是一些涉检上访者的素质较低。有的上访人法律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知之甚少,对检察机关的职能、工作性质、管辖权限缺乏了解,如有的不属检察机关管辖范围的一些诉求在对上访人做出解释
4、后,认为检察机关是在推诿。还有的涉检上访人心理扭曲、固执编见,一旦自己的上访诉求没有得到满足,不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使无端猜疑检察机关和工作人员有徇私枉法问题,更有甚者,有的涉检上访人明知自己上访无理,但认为访就能得到利益从而不间断地缠访。二、处理涉检访问题的途径和对策1・转变执法观念,自觉承担起化解涉检访矛盾的重要职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进入检察工作领域,检察机关承办的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特别是涉检访问题处理不好,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检察机关必须着眼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从更新的视角去审视化解社会矛
5、盾纠纷工作。2•提高办案质量,有效避免涉检访问题的发生。案件质量存在瑕疵和缺陷是引发涉检访的主要因素,只有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涉检访问题的发生。一是在办案实体上,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运用法律关。在各个诉讼环节做到依法,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切实做好不予批准逮捕、不予起诉案件等案件受害人或利害关系人的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二是在办案程序上,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对案件的线索受理、细致初查和侦查、批捕、起诉等每个具体执法环节的质量标准做出严密、的规定,使每一个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同时将执法责任追究、办案质量督查贯穿其中,确保办案质曰Mo三是
6、在办案方式上,实行公开、透明。通过公开案情、公开证据、公开法律和法理依据、公开过程、公开结果等,让涉检上访者了解办案程序和过程,特别是要将公开答复作为落实涉检上访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和做好息诉罢访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这种邙日光司法”、让涉检上访人得以信服,提高其对司法公信力的认可。3•加强析理释法,做好思想疏导和教育说理工作。接待工作是处理涉检访的第一个环节,接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案件的处理效果。在接待涉检上访人时,绝不可态度生硬,方法简单,要做到真诚热情,了解耐心,解答细心,处理诚心,不以请示”来回避,不用“报告”来敷衍,不拿研究來推诿,将心比心,换
7、位思考,急上访人之所急,认真听取上访人的倾诉,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与上访人进行思想交流以达到共鸣,从情绪上理解、控制、引导上访人正确面对现实,理智看待问题,进而抓住时机,把握火候、摆事实、讲道理、明法律,帮助上访人理清思想问题。通过“送法”引导上访人依法维权、有序维权。对于缠访、闹访现象,要坚持“两手抓”,一边抓化解,一边抓防范,刚柔相济,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失之过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法,抵消其不满情绪,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