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72589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共享摘要: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指幼儿教师个体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经验和信念等,在他人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一定的知识建构机制,或者个体的体悟主动建构而成的,区别于教师教育者自上而下传授的理论知识。关键词: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多年以来,教育改革的声音中充斥着政治决策者的声音、教育理论家的声音和所谓教育权威人士的声音,但惟独漠视了来自工作在一线教师的声音,这样的后果导致多数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沦为“沉默的大多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对丰富教师知识内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
2、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因此,如果教育改革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所作为的话,就不但要重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内涵、特征与构成的研究,而且要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建构、共享与创新的研究。一、研究的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1、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现实需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幼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育师资质量的提高。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I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是培养“专家型”和“研究型”幼儿教师,并且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3、。因此,以丰富实践性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为FI标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是当下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现实需要。2、当前幼儿教师在职学习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妨碍着多数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①培训的内容面比较狭隘,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未顾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切身需要;②培训的形式虽然日趋多样化,但方法比较单一,仍以被动接受为主,并且依照幼儿教师发展水平量身定制的培训较少,使得培训内容在新手、熟手幼儿教师中出现“一刀切”的现象;③低水平重复培训多,缺乏培训之间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往往是各个学期和各个
4、学年之间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关联或不连贯,缺乏系统的规划;④忽视幼儿教师学习的意愿性,行政干涉较多,培训效果欠佳。因此,本研究的出发点也在于改善幼儿教师在职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即将以往培训中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注重实践性知识的主动建构。3、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弊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其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在我国各大师范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大都存在着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在有关课程计划和招生简章屮,只有20%的大专机构提到专业实习。在笔者关于上海市青浦区随机调查的7所幼儿园300名一线教师专业
5、情况结果来看,有38%幼儿教师为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牛,其中有音乐、美术、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也有计算机、工商管理、商业检查、生物技术等一些理科院校的毕业生。这些非学前专业的毕业生是在进入幼儿园工作1-2年后才逐渐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她们的专业学习完全是依靠入职后的相关培训、自我实践与摸索、与同行的交流和师徒带教来实现的,这对其所在班级就读的幼儿各方面发展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4、自身的观察实践及研究旨趣笔者在上海郊区某所幼儿园从事教学实践与教学管理近六年,从日常对本园所和其他几个长期合作园所屮的数百位幼儿教师的观察和了解
6、屮发现:第一,由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缄默性与情境性等特点,幼儿园又缺乏有效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机制,使得优秀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新手教师;第二,高校教育研究人员与区级教研员由于脱离教学生活,与一线教师的教育指导与沟通方而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难以逾越的鸿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改善与提高,也造成了多数教师在初任的前两年感到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尴尬局面。在为期两年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学习后,笔者认为本研究对于解决如上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决心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尝试。如上分析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即
7、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特征、构成和建构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并结合知识管理屮的SECI模型来尝试探索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机制。希望能将本研究结果应用于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即新手或熟手幼儿教师通过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机制可以快速地获取到类似于优秀或专家幼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进而相应地提高她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并最终促进她们的专业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