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4-抗生素

各论4-抗生素

ID:44369251

大小:6.90 MB

页数:114页

时间:2019-10-21

各论4-抗生素_第1页
各论4-抗生素_第2页
各论4-抗生素_第3页
各论4-抗生素_第4页
各论4-抗生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论4-抗生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生素(Antibiotics)重大自然灾害后容易爆发的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一、鼠疫(也称为黑死病)(一)鼠疫曾经在全球三次大流行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死亡总数近一亿人。第二次大流行是在14世纪,2400万人丧生。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六十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二)鼠疫的病因鼠疫的病原菌是鼠疫杆菌,是一种通过跳蚤在鼠与人之间传播的细菌。鼠疫杆菌:短小的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对外界抵

2、抗力强不易死亡,在-30℃仍可以存活。(三)鼠疫的临床症状高热、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肺部特殊炎症等。(四)鼠疫的药物治疗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2、庆大霉素3、四环素4、氯霉素5.磺胺嘧啶隔离是防止鼠疫蔓延的有效措施!二、霍乱(一)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二)主要传播途径:污染的水源(三)临床症状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循环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当,可于发病后数小时至十多个小时内死亡。(四)预防方法不饮污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五)治疗方法1、补充液

3、体和电解质例如:补充541液1000mL溶液中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氯化钾1g。(或1000mL541液含50%葡萄糖20mL—含糖541液)2、抗菌素治疗(1)四环素;(2)诺氟沙星(氟哌酸);(3)复方新诺明;(4)如对四环素耐药者,可改用强力霉素;(5)氯霉素、巴龙霉素、其他喹诺酮类药物。乙类传染病一、流行性出血热1、由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传染病。2、主要临床特征: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3、药物治疗(1)病毒唑。(2)特异性免疫球蛋白。(3)免疫血清治疗。免疫血清:将类毒素多次

4、免疫动物(常用马)后,采取动物的免疫血清,经浓缩纯化后制得。褐家鼠二、伤寒和副伤寒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染的急性传染病。2、传染源污染的水或食物伤寒杆菌(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菌当时美国《纽约美国人报》报道“伤寒玛丽”的插图伤寒玛丽3、临床症状(1)长时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2)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4、伤寒的药物治疗(1)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2)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噻肟钠等。(3)氯霉素(4)氨苄(或阿莫)西林(一旦出现药疹,应及时停

5、药。)(5)复方新诺明三、疟疾(打摆子)疟疾原虫(一)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前驱期: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2.发冷期: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3.发热期: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4.出汗期: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主要表现: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二)疟

6、疾临床症状(三)传染媒介疟疾原虫先蚊子的胃内繁殖,然后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内。当雌性蚊子叮人时,唾液中的寄生虫随之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几周之后,被感染的人就会出现疟疾特有的发热和寒战而病倒。(四)治疗方法1、预防(服用抗疟疾的药和避免蚊虫叮咬)2、硫酸奎宁3、氯喹、青蒿素等介绍:气性坏疽病(不是法定传染病)由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在开放性创伤处感染所导致的传染病。临床症状伤口周围水肿,皮肤苍白、紧张和发亮,随后很快转为紫红色,最后变成灰黑色,并出现大、小水泡,内有暗红色液体,伤口内可流出带有恶臭

7、的浆液性或血性液体。如不能及时治疗,12小时内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治疗方法:1、清创2、用KMO4溶液或H2O2清洗创面3、青霉素(首选)或四环素微生物的基本知识1、微生物一些微小的低等植物和某些介于动植物间的生物的总称。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等病原微生物:能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传染性疾病的微生物。2、细菌微生物的一大类。大小约一至数微米,呈球形、杆形、弧形、螺旋形或长丝形。副溶血性弧菌3、革兰氏染色法鉴别细菌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先用龙胆紫(或结晶紫)初染,加碘

8、液处理,再以酒精脱色,最后用稀复红(或沙黄)复染。在显微镜下观察。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结核杆菌(1)凡染色后菌体呈紫色的,称“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破伤风梭菌、炭疽杆菌等。(2)染色后菌体呈红色或土黄色的,称“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例:梭状芽孢杆菌: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能够导致气性坏疽病4、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长度为5-20nm,直径小于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