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13580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中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研究一、提出课题的缘由“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知感恩,懂回报是屮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导致部分中职学牛的道德品质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以至于当前,中职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肆意破坏朝夕相处的环境;而对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却异常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
2、知奉献;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懂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会接受,不知责任……中职学生感恩意识正在逐渐的淡化。他们不知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Z恩。二、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我们提出这一课题并开展相关研究,意义在于:(1)通过开展一些实在的感恩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理解父母、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良苦用心,尊重他人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劳动。(2)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吋,促成他们感恩行为和习惯
3、的较快养成,并以此为契机,促进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健全的人格素养的形成;(3)变幸福为动力,在校自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刻苦锻炼自己,自信、自立,自强,最终回报社会。(4)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5)通过一些具体的感恩活动的开展,培植感恩文化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三、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般来说,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初始阶段是认知层次:受教者通过教育的语言感化、实践示范、实例分析产生朴素的感恩情怀,建立基本的判断标准;中级阶段的情感层次:经过认知的升华,内化为受教者内心的一种情感,认识到施恩与报恩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在做的
4、过程中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实践层次的感恩教育阶段:感恩的行为己经内化个体的品质,外化为日常行为。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感恩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手段,把它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感恩意识在每个人心屮传递。具备了感恩意识,学生才会自觉保护环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尊敬师长,因为他们对学校、对教师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具备了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才会勤俭节约,因为他们己经知道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具备了良好的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会对社会
5、的一切都充满美好向往,因为他们知道社会给予了他们很多。四、研究方法感恩教育,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横向辐射,纵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务社会。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会为行动策略根据课题性质,类型,主要采用:1、行动研究法,在一系列具体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正,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感恩教育的体系和机制。2、辅助采取调查法。3、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等。五、课题的研究计划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中职生开展感恩教育,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和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
6、教育他们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然后通过一些具体活动,让学生推恩及恩,进而爱自然,爱生命,爱祖国,逐步使感恩成为一种态度,一种美德。1、感恩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具体内容有:①对自然的敬畏之心;②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③对师长的敬重之心;④对社会的仁爱之心;⑤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2、感恩活动的开展研究具体内容有:①感恩教育调查;②感恩意识的培养(案例、报告);③学校感恩活动开展(案例、报告);④感恩行为品质的养成教育⑤感恩教育论文。3、感恩行为的规范研究具体内容:①对待父母及亲人的态度与行为;②对待师长的态度与行为;③对待
7、学习态度与行为;④对待社会的态度与行为;⑤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