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

ID:44311537

大小:107.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0-20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_第1页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_第2页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_第3页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_第4页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关系探究摘要本文利用1978-2006年样本数据,首先通过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结构、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单向动态变化过程及成因;接着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出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就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一些相关政策对能源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正面影响最大,能源价格

2、和一些不可观测变量对能源效率有着促进作用,而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未能对能源效率起推动作用。从各因素对能源效率的贡献百分比来看,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最大,然后依次是经济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关键词能源效率;状态空间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中图分类号F062❷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4-0043-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4.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近30年的高速增长,2007年GDP比上年增长11.4%。在盘点所取

3、得的辉煌业绩时,我们发现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以及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后果是:能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恶化,能源对外依存度加大,这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能源效率。为此,我国政府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然而,2006年单位GDP能耗仅下降了1.33%,未完成年均4.4%的节能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提髙

4、能源效率提供一些政策建议。能源效率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Patterson指出,能源效率是一般化的术语,可以用多种数量上的指标进行测算,一般来说,能源效率是指用较少的能源生产同样数量的服务或者有用的产出,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定义有用的产出和能源投入[1]。李廉水又将能源经济效率分为能源强度和能源生产率,两者互为倒数[2]。史丹指出能源效率的含义非常宽广,并从能源综合效率、能源生产效率、能源消费效率三方面分析我国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与现状[3]。本文将能源综合效率作为衡量我国能源效率指标,能源综合效率是指能源要素的投入与经济产出比,一

5、般用单位GDP能耗表示,其数值越大能源效率越低。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包括:王海建研究了经济结构转变对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4]。齐志新、陈文颖认为,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5]。李廉水把能源效率的提高归结为两类因素,一是能源从低生产率的产业流向高生产率的产业,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徐国泉、姜照华定性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6]。余甫功以广东为例,论证了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效率的作用[7]。Edenhofer和Jaeger研究了能源替代对能源效

6、率提高的作用[8]oFaria研究了荷兰的经济结构与能源效率变化的关系[9]oHenryson以瑞典为样本,研究了信息与提高能源消费效率的关系[10]。董利指出,国内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表现在:能源效率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现有文献是从不同的角度单独分析考察某一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这不利于全面地把握转轨经济条件下我国能源效率变化及成因[lllo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还未对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1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1.1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第三产

7、业能耗低,20世纪80年代,美国是通过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来降低单位GDP的能耗。本文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作为能源效率的重要解释变量,这是因为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是影响中国能源效率改善的关键因素,且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幅度会加大。1.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硬”技术进步(如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另一方面,“软”技术进步(如管理、制度等改进与优化)可以降低中间交易成本、减少中间能源损耗、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技术进步的衡

8、量一直是经济学界的难题,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来代表技术进步。1.3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石油和天然气来说,煤炭的利用率较低,所以在同一产出水平下,不同品种的能源投入是不同的。因此,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资源禀赋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