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

ID:44308399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_第1页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_第2页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_第3页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刍议当“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广大数学教师接受以来,课堂上“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成了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虽然课改以前的课堂学生没机会表现,而现在的课堂是热热闹闹,但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学习。究其原因是教师担心学生是在被动接受学习,自己仍然是个传授者的角色,因此课堂上,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让学生讨论、探究和交流,而探究常常成为一种形式,只是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的“哗众取宠”而已。事实上,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把

2、学生作为中心,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获取情感体验,否则,探究性学习就是空谈,学生的发展也是一句空话。下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一、创设探究的氛围课程改革倡导“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其所处的环境以及群体心理气氛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事实证明,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鼓励探究的无形激励。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师生互动

3、、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与自由度。因为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快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尽情释放个性,坦露心声,从而达到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设计不同的环节,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始终处于一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氛围之中,让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最佳状态,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的被激发出來,让学&各种的奇思妙想蜂拥而至。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4、?”学生都高兴的回答:“喜欢!”接着我又提问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口?同学们一般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东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4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此时,再抓住学生迫切求知心情,及时引导进入新课。在这样活跃而生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参与意识始终是那么强烈、那么饱满,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二、激发探究的热情卢梭认为:发现是人的冲动。作为教师,我们也许可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但如果学生没有探究的热情,提不起探究的兴趣、

5、冲动,那么一切皆枉然。激活学生探究的兴奋点,让学生渴望进行探究是我们教师的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满腔热情的进行探究,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想探究。三、选择探究的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纶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与此同吋,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

6、角色,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促使他们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四、关注探究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改灌输为引导,让学牛

7、通过对问题的逐•排解,逼近对整个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如在教学两位数和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出示了例题“25+46二?”,书上有计算方法,一般老师总是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大家常用的,但我在教学吋,鼓励学生去探索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探索,说出了各种想法:25+40二65,65+6二71;25+6二31,31+40二71;20+40二60,5+6二11,60+11=71;20+46=66,66+5=71等等,这样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便成了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学生“做数学”,独立探

8、究,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五、拓展探究的空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反复地观察和比较,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与整理,这•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空间,讣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用自己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操作,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究时间,让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