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

ID:44308078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_第1页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_第2页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_第3页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_第4页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岩斜区脑膜瘤位于颅底深部,紧邻脑干、III〜XU对颅神经、椎基底动脉系统,常常侵犯桥小脑角区、海绵窦及脑干腹侧,手术完全切除十分困难。岩斜区脑膜瘤生长缓慢,且常与血管、神经形成紧密粘连或包裹,剥离肿瘤时往往容易损伤毗邻组织,手术常常带来较为严重的损伤。近几十年来,手术入路不断改进,显微手术技术逐渐发展普及大大提高了岩斜区脑膜瘤的切除率。而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不再一味的强调肿瘤的完全切除,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治疗已成为包括岩斜区脑膜瘤在内的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目标。本文就近年来

2、国内外关于岩斜区脑膜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综述如下。1概述岩斜区在解剖学上是指由蝶骨、颖骨和枕骨共同围成的区域。1980年Yasargil[l]最先提出了岩斜区脑膜瘤的概念。现在临床上通常将岩上窦和岩下窦之间的岩斜裂区称之为岩斜区,将位于该部位的肿瘤称之为岩斜区脑膜瘤。岩斜区的脑膜瘤占了颅内脑膜瘤的3〜10%[2],是岩斜区最常见的肿瘤,总体发病率比较低,男:女为1:1.6-1:2[3]O2临床表现岩斜区脑膜瘤生长缓慢,患者大多以头痛为首发症状,颅神经症状出现较晚。头昏、头痛、复视、视野缺损、眼球运动障碍、而部

3、感觉异常、而瘫、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眼球震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国内外的文献报道中,头痛、面部感觉异常、听力减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3影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作为岩斜区脑膜瘤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在平扫CT上,肿瘤呈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均匀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以广基底与颅底骨质紧密相连,边界清楚,增强CT上可见肿瘤均匀强化,部分肿瘤可见典型的〃鼠尾征〃。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也是岩斜区脑膜瘤治疗

4、之前重要的检查,可淸晰的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治疗手术切除是岩斜区脑膜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切除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的缓解、肿瘤的复发、并发症的出现、术后生存质量、患者的长期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直径较小的肿瘤及术后有部分残留的肿瘤,放射治疗也可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4.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入路,至于最佳入路则至今尚未有定论。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方向,术前患者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等密切和关。文献中虽然描述了各种各样的入路,但

5、以下三类手术入路最为常见:经岩骨前方入路、经岩骨后方入路、联合入路。4.1.1经岩骨前方入路4.1.1.1眶额入路眶额入路经过眶上缘、额弓、额骨基底部,从外侧裂分离额、颖叶,可清晰的暴露前、中颅窝及上斜坡区域。适用于鞍上、鞍旁及鞍下的占位病变,也多用于侵入海绵窦或眶内的岩斜区肿瘤。对位于上斜坡小、中型脑膜瘤,眶额入路距离近、暴露好,是最合适的入路。与对于位于上、中斜坡且侵及鞍背2cm以上的肿瘤,则需将眶额入路需与其它岩斜入路联合,共同达到充分暴露的冃的[4]。4.1.1.2Kawase入路日本学者Kawase

6、提出了前方经岩骨经小脑幕入路来治疗基底动脉动脉瘤及岩斜区肿瘤[4,5]。该入路通过磨除Kawase三角,可显露岩上窦以下的岩斜区,到达同侧桥脑前方及第VI、VII、VID对颅神经起始部[6]oKawase入路外侧临近岩浅大神经(GSPN),内侧临近岩骨皤,前方临近下颌神经,后方临近颈内动脉(IAC),在不损伤听力的前体下最大限度磨除了岩骨尖,操作范围较大,可为上斜坡肿瘤提供较大的手术空间。Kawase入路位于颈内动脉岩骨段以上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最为适合。4.1.2经岩骨后方入路4.1.2.1迷路后入路迷路后入

7、路在乙状窦前切除乳突显露硬膜,从岩上窦后方向内剪开小脑幕直至小脑幕裂缘,即可暴露脑干前外侧结构及肿瘤幕上部分,只需要切除很小一部分岩骨,避免进入迷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第VII、VIII对颅神经的损伤,成为在理论上是最安全的手术入路。迷路后入路可在直视下暴露脑干的外侧面,并避免损伤内耳结构,保护面、听神经功能,这是该入路的最大优势。Siwanuwatn等[7]认为,当对脑干前方暴露要求不高,又需要保留面、听神经功能时,迷路后入路是最佳的选择。4.1.2.2经迷路入路经迷路入路需将3个骨半规管全部磨除,磨除大部分

8、岩骨可增加脑干前外侧及下斜坡的暴露。该入路可暴露广泛的颅底硬膜,但将造成听力的破坏,对术前听力严重下降或听力丧失的患者较为实用。许多学者为避免听力破坏,在迷路后入路的基础上,仅磨除部分骨迷路,保持膜迷路的完整性,磨除上、后半规管磨除,保留内听道,即〃部分经迷路入路〃,此入路既保护了听力,又对脑干腹侧有较为充分的暴露,因而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4.1.2.3经耳蜗入路经耳蜗入路是在经迷路入路的基础上切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