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ID:44306385

大小: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0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1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2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3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4页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一、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1、定义: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多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个性需求的多种整合互动,形成多元智能结构的个性化的教学策略。2、掌握多元互动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建构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多元互动教学之中学会学习,学会发展。3、多元互动的基础知识(1)自然互动——教学互动——多元互动多主休、多指标、多方位、角度、多形式。⑵教学互动要素:互动主体、内容(互动点)、互动工具、互动方式等⑶多元互动特征:围绕II标,规则性互动教学4、多元互动基本特征:交互性:互动要素Z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整体性:在开放的多元

2、互动中,指导学生认识互动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其交叉点,渗透点,整合点,以求互动的整体效果。建构性:指导学生在各自起点上,根据各自的互动进展生成或建构各自的智能结构。5、多元互动的运作方式(1)学生对教科书、信息资料、对环境的同化互动:凭借已有知能理解消化新知,牛•成同化结构的个体互动。特点:①探究提取性,②吸纳同化性方式:同化互动是正向多元互动。(2)环境、教科书对学生的顺化互动指教材、环境对学生的同化结构进行改造、重组性多元互动特点:①改造适应性:②整合建构性:方式:逆向多元互动。(3)、循环递升的平衡互动由学生向教材、环境、新知进行止向同化运动,再由教材,环境、新知向经过同化

3、互动的学生进行逆向顺化互动。在同化互动与顺化互动互逆交替进行的完整过程中,促使学生个性智能结构由原有水平向新的水平递升特点:①交替循环性;②衡动递升性。方式:周期台阶递升多元互动。(4)学生与师生的人际互动教师指导下,围绕共同教学目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学习经验、体会的沟通互动。⑴学生与教师互动,是异类异质互动特点反差互动启迪互动⑵学生互动是同类异质互动特点:合作研讨式互动,交流分享式互动(5)学生个体的内部互动特点:吸纳式互动,编码组合互动,反思体验互动6、多元互动的三大教学策略:(1)掌握衡动递升互动律(2)学会资助合作探究的谐动探究(3)学会在多元互

4、动的循环流程中,寻找三维冃标的交叉点,联结点,渗透点和整合点。二、问题情境策略1、定义:指借助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规则与技巧。具体地说,就是把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通过情境感化、问题激趣、矛盾解决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探究能力。2、问题情境的类型:・(1)真实情境:•(2)虚拟情境:•(3)想象情境:•3、问题情境策略有那些主要特点?(新课程为什么特别倡导问题情境策略?)•①情感冲击力强:•②内部驱动力强:③合作互动力强④整合建构力强4、掌握问题情境策略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1)要

5、处理好问题情境与学生个性需求的关系。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要思考情境中哪些问题从哪些角度可以满足哪些学生的个性需求。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学会比较分析筛选适合于自己的问题,学会把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条件与个人现有知能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确定目标。③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差距、目标来设计实施程序与方法。案例:母亲帮儿子选兴趣活动小组。(1)要处理好问题情境与环境需求的关系。选择与创设的问题情境耍能适合现实环境的需求;环境的优化需求;生态发展对人的需求;社会交往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人文精神对人的需求;人的生命质量、生活方式对人的需求。(2)要处理好问题情境与课标教材的关系。问

6、题情境创设与选择要符合课标、教材的基本规定和编排意图。5、情境教学策略实施中存在问题:A、创设情境只起过渡作用,费时费力。B、电脑课件、创设真实情境,热热闹闹,满满当当,学生思考领悟、与时间少。C、对情境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三、信息运用策略1、定义: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提取信息的基本规则及运用方法、技巧,提高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意义: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增强见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了解行情,找准定位,促进发展。2、信息运用策略包括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取三个基本程序,也可称之为三个分策略。掌握搜集信息的基本程序:及时分类收集一

7、一按需定向收集一—比较分析分类学习搜集信息的技术方法・①标记法②笔记法③卡片法④搜寻法⑤剪贴法⑥库存法信息处理的基本程序:•思维加工—有序编码结构储存•①信息的思维加工•信息背景分析质、价分析应用场分析反思体悟•②信息的有序编码(掌握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繁化简)•按吋间、空间、逻辑顺序编码——据兴趣需求定•③信息的结构储存•信息包信息呈模块结构•信息链信息呈线型结构•信息网信息呈网络结构提取信息的策略。••①凭感觉提取江西鸣鹤镇小学,神算子•②靠索引检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