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

ID:44287673

大小:3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1页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2页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3页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作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通心络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水退的变化等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给予通心络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动脉硬化改善率、斑块消退情况明显优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通心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2(b)-0

2、096-02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动脉硬化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临床表现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并逐渐失去弹性⑴。动脉粥样硬化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情发展程度可将其分为4期:亚临床期、缺血期、坏死期以及纤维化期。为研究并分析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现分析2011年2月一2013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有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并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46:40,年龄在50〜81岁之间,平均年龄(62±4.58)岁;其中,高血压32例,冠心

3、病44例,合并2型糖尿病10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1.2诊断标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入选标准参照《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⑵:气虚血瘀络组型,症见憋气、胸闷、刺痛、心悸、自汗、瘀点、瘀斑;或有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语言不畅、口舌歪斜,并根据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与股动脉当中任一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mm;在治疗前2个月内未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其血糖、血压可稳定在正常范围内。1.3方法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具体用药为:辛伐他汀20mg,辅以维生素E0.3g,1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43例患者给予通心络治疗,具体用

4、药为: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3个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及生活方面的指导,并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1次,并在治疗2个疗程之后进行比较。1.4评价指标1.4.1超声检查的评价指标米用philipssonos5500型彩色超声机,探头频率为10MHz,由专业操作医师对患者颈动脉与股动脉分叉前、分叉部、分叉后2cm范围内的动脉后壁最大IMT值进行测量,并将内膜局部隆起增厚、IMT值^1.1mm定义为斑块⑶。1.4.2血液指标测定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5、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并对其甘油三(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进行测定。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土s)表不,米用t检验。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斑块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消退;而给予通心络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动脉硬化改善率、斑块消退情况明显优于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后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