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

ID:44276811

大小:88.0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0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_第1页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_第2页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_第3页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_第4页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鼎忠及其经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鼎忠的经学研究及其《六艺后论》吴仰湘湖南经学自晚清异军突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南学派”,并以其遗泽余韵,造就出一批各有专精极诣的经学大家,其中既有鼎鼎大名的杨树达、曾运乾等人,也有生前享誉学界而后世知之者稀的孙文昱、陈鼎忠等人。特别是在经学失去独尊地位而口益走向崩解、遭到新派诋毁与打击的不利环境下,现代湖湘学者却一意坚守经学传统,甚至抗击时流,全力维护经学的独立与尊严,为在现代教育和学术文化体系中保持经学的应有地位而积极探索。本节对陈鼎忠经学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对其《六艺后论》的经学思想加以评析,由此彰显现代湖湘学人在艰难时代守护经学的重要贡献。一、生平与行事大略陈鼎忠

2、,本字星垣,后改字天倪,光绪五年八月初六(1879年9月21日)生于长沙府益阳县汾湖洲(今属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陈鼎忠的父亲陈鉴冰,“中岁家落,弃科举业,督治稼穡”,①躬耕陇畔时授之读经,“桔棒雅与吟声和,书案常随树影迁”,如此四年,“六经读毕发垂颠”。②十一岁时,他转从同族陈远绪问业,“于制艺外,教以治《易》”,前后五年,由此粗知经术。③后来,陈鼎忠进入益阳箴言书院,喜其藏书丰富,苦读六年,沉潜于训诂、诗文与史籍,“以深宁、竹垸为归,著有《诂献》等书”,I大I读史成诵,“有目为陈通鉴者”。④但他因《诂i献》“书未完而遭损,以后不甚谈经”。⑤1898年,陈鼎忠就学于长

3、沙城南书院,“值戊戌变法议起,余著《九辩》、《八原》、《十二难》、《十八议》等篇,统名《瓠言》”,⑥慨念国艰,痛陈时事,正如他的忘年知交吴嘉瑞所评:“虽沉浸古训,不废言时事。怆怀军国,爰撰《瓠言》:《八原》以究俶真,《九辩》以析物颐,《十二难》以黜时论,《十八议》以明本术。其称引天人之际,可云博矣。”⑦1899年,陈鼎忠考取秀才,后又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省立法政学校。他渐受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熏染,又从佛经中悟出平等之说,因此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三十以后,颇究心内典,得一切平等之说,不复尊君。辛亥革命,从事鼓吹。”⑧武昌起义后,陈鼎忠作《送友人赴鄂观战》诗,援引儒家夷夏大

4、防和《春秋》公羊复仇之义,①陈天倪:《族星畴先生碑文》,《尊闻室笊稿》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60页。②陈天倪:《八旬忆往七律十六首》Z-,《尊闻室謄稿》下册,第878页。③陈天倪:《族星畴先生碑文》,《尊闻室腌稿》下册,第960页;《八旬忆往七律十六首》之二,《尊闻室謄稿》下册,第879页。④陈天倪:《八旬忆往七律十六首》之三,《尊闻室謄稿》下册,第879页。⑤陈天倪:《家书四》,《尊闻室謄稿》下册,第982-983页。⑥陈天倪:《八旬忆往七律I•六首》Z四,《尊闻室滕稿》下册,第879页。⑦吴嘉瑞:《治法序》,《尊闻室謄稿》下册,笫723页。⑧陈天倪:《

5、八旬忆往七律十六首》之七,《尊闻室攒稿》下册,第880页。宣扬反满兴汉。①湖南光复后,他相继任《长沙日报》、《湖南公报》、《国民H报》撰述,鼓吹民主与共和。汤琴铭督湘后,“设官书局,招致儒士”,陈鼎忠入选后,怆念国故,专意于史。他说:“余谓族Z所以立者谱,国之所以存者史。史存,国虽亡,亦必变;史亡,则国虽存,亦必亡。如巴比伦、埃及、墨西哥、秘鲁,其初皆与小国等盛,国亡而文化与之俱亡(今之墨西哥、秘鲁,乃西班牙文化);印度、波斯,亡虽未久,而国无史籍,不能纪其世次,难以再兴。吾华夏自魏、晋以下,国力凋敝,然乱于五胡,割于拓拔、宇文,内于女真,亡于軸靭,数过时迁,仍能统承烈祖

6、,修其旧物,史之效也。”出于存史以兴国的心志,他立下宏愿,欲以一二人之力,编撰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因古史纵有通古、断代二体,横有编年、纪传、纪事三体,皆有所明,不能相通,惟综其条贯,勒成一书,国之典章经制、理乱兴衰,与夫学术文章、民物风俗,尽纳其屮,如纲在网,以上缀百王之统,下系神明之胄于勿敝,乃为史文大成。爰总撰百家,述为通史。”②他对此书期望甚大,自称“其历史视《通鉴》为长(《通鉴》仅一千三百年,兹五千年),而范围又视《通鉴》为广(《通鉴》仅详理乱,兹典章及学术无所不包)”③。然而事与愿违,官书局在1916年因时局牵扰而停办,“书未及就,丛稿亦毁于兵燹。屡拟筹款续完

7、,时局不宁,未能如愿”。④陈鼎忠为此抱憾终生,从此无意修史,晚年述作诗说:“广征载籍绵三统,真是洪炉冶万钧。未感获麟先绝笔,端门回首总怆神。”⑤不过,精心设计出综二家、通三体、创五例的《叙例》,后来极受史家称赏。1934年,南京高师缪凤林认为“即兹发凡起例之文,已足以传百世、俟来者”,将《通史叙例》刊印行世,列入南京中国史学会丛书。柳诒徵应邀作序,称其“刺乙部之利病,起百王而辜摧,正闰洪纤,罔弗贯串,阂识渊怀,刘子玄所不逮也”。⑥1924年,“蒿口四顾,有触于怀”的陈鼎忠,因受吴嘉瑞激发,奋笔写出《治法》。⑦他“外睹世变,内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