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

ID:44252828

大小:46.4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0

教师即研究者_第1页
教师即研究者_第2页
教师即研究者_第3页
教师即研究者_第4页
教师即研究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即研究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即研究者(讲稿节选)潘青山各位领导、老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我今天演讲的课题,对这种说法,在座的肯定不会有什么异议。但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同感:我们的工作和思考,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虽然有些凝重,但每走一步都会更加接近冃标。所以,我要说:走就有希望!走就一定有收获!我们应该坚信每个人走过的“研究过程”必将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灿烂的经历。因为:目标是美丽的,可达到目标后最值得回味的是过程。而且越曲折的过程越是令人回味。就像爬山至顶峰以后,往往是爬山过程中“摔的那一跤”最最耐人寻味。下面我将教学实践中的工作和思考

2、向大家做一下汇报。-“痛”并快乐着这是人生态度问题。大家知道: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是充实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从事教科研工作。今天我想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谈一谈教科研的意义。教师的一生,可谓是“百味人生”。最近我看到这样一份调查报告:某一个城市很多教师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的状态。主耍是教师自己感到所付出的劳动,承受的工作压力与获得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协调。随着新课

3、改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理念、新课程,应接不暇,犹如“吃天”。教师们不得不一面辛勤的工作,一面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特别是有升学压力的中学教师更是甘苦自知。一方面付出劳动,一方而还要面对“末位淘汰”,面对不匹配的待遇,面对不公平的评价等等,能不让人“痛”吗?这种“痛”,久而久之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产生“职业倦怠”。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不但教师个体受损,还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事业。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职业压力有它的客观性,想逃避压力根本不可能,既使你调换了工作,压力会如影

4、相随,改头换面后与你再次相伴,想置身“世外桃源”,那是“天方夜谭”。正如心理专家所言:在一个充满火药味的竞争时代,要想幸免于难已是痴心妄想。怎么办呢?在物理上有这样一个公式:P=F/S,字母P代表压强,也就是压力产生的效果,要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强,只有增大受力面积S,于是我们作为一个课题,本学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究,努力首先经过调查研究得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有三个因子,即:僧缎套零,.人楡解笹,.个人感就摩除低。这三个因子受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层次、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个人成就感”

5、是三个因素中的关键,提高每个人的个人成就感,会大大缓解教师的情绪疲劳,增强动力,从根本上抵御职业倦怠的侵蚀。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它就象个“纲”,“纲举目张”,这个因子解决好了,其他两个因子迎刃而解。有了对“痛”的理解和研究,自然工作就了方向,于是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系列演讲活动。倡导:把自己的疑虑呈现出来是一种进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奉献出来是一种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展现出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这样一种大讨论。讨论中有的老师深有感触的说:上课是生命激情的勃发,是全身心情感的投入,是文化精神的传

6、播,也是教学艺术的展示,我们乐在其中。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说过这样一段话,大体意思是:我在做节目的繁忙之中,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可是我没有感到压力,相反曾有一段时间我很清闲,几乎无节目可做,倒真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甚至可以说是恐怖。我想什么是压力,如何面对压力,已经有所感悟了吧。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提高个人成就感,我们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有效的第二步工作,那就是提供教师增强个人成就感的平台,让每一个老师都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

7、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我们的工作,积极面对压力,老师的“痛”的过程也就变成幸福的过程,只要不断取得成功,我们就会有“痛并快乐着”的超脱感受。从事有希望的事,才能真正的幸福!二、工作并思考着刚才冋答了人生态度问题,下而再来探讨如何确立课题,从事研究活动,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研究者。对屮小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

8、析和反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真理知识的发现积累,而是教师情感意识的深度“唤醒”;不是对教育规律的求证和确认,而是对教育生活和教育意义的深刻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种特点,我想说明教科研工作不应忽略工作屮的小问题,即“把问题当课题”这样一种科研观,我们在座的不是专业科研工作者,大课题做起来不太容易,可能因此而增加口己的内耗,象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大家”,就是因为一个一个“小问题”构成了他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