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ID:44251688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0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1页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2页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3页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摘要攻击行为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攻击行为进行概述,梳理攻击行为的理论、分类和测评工具,对攻击行为的研究进行评述,提出对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展望。关键词攻击行为影响因索同伴关系中图分类号:B842文献标识码:AReviewofAggressiveBehaviorGUOWei(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4)AbstractAggressivebehaviorasdevelopmentalpsychologyresearchfocus,thispaperanoverviewof

2、aggressivebehavior,aggressivebehaviorcombingtheory,classificationandassessmenttools,andstudyofaggressivebehaviorwerereviewed,presentedtheresearchprospectsforaggressivebehavior・Keywordsaggressivebehavior;impactfactors;peerrelation从20世纪初期开始,攻击行为在发展心理学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攻击行为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影响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还影

3、响整个社会的稳立,研究发现成年后的暴力行为与童年期的攻击行为有很高的相关。因而,心理学家多将视角放在了儿童的攻击行为的研究上。1攻击行为的概述1.1攻击行为的定义第四版的儿童心理手册中将攻击定义为是旨在伤害或损害他人(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后继学者进一步将攻击界定为一个由各种不同成分伤害或毁坏性、有意性、唤醒性及厌恶性构成的范畴。也就是说,攻击行为指有意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核心特征即有意伤害性;同时,攻击还表现在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包括愤恨或想要伤害他人的情绪。1.2攻击行为的理论关于攻击行为的各个理论都能部分的说明和解释攻击行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

4、被压抑的性冲动的发泄,是力必多的释放;性木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來源。在他看來,人类具有很强的攻击本能。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模仿论是由班杜拉提出,他认为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是人和环境和互作用的结果,同吋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心理学将关注点放在了行为发生的内部心理机制,特别是心理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在揭示攻击行为发生的规律和机制上着重研究认知的调节作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则以信息加工模型为基础,解释个体行为。该模型强调攻击行为来源于个体认知风格和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这两个因素。1.3攻击行为的分类及测量从攻击的目的将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即指通过伤害他人得到

5、自己所要的东西而产&的攻击,如争夺玩具等;敌意性攻击不为得到某样物品,而是伤害他人的身体、感情和自尊,如报复、支配等。从攻击的对象将攻击行为分为身体攻击和社会攻击,身体攻击是指通过直接的身体对抗给对方造成身体伤害,如打架斗殴甚至暴力;社会攻击也称为关系攻击,指通过非对抗和间接的方式(社会排斥、流言、闲话、诽谤等)对他人的人际关系进行损毁。现在有研究表明,身体攻击是比较典型、普遍的一种,具有跨年龄的稳定性,对于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而研究的视角多放在了身体攻击这一类型上。关于攻击行为的测量,许多国家的研究者都采用直接和间接攻击量表DIAS,该量表采用同伴、父母、教师及自我评

6、定等多种形式对攻击行为进行评定,具有较好的信度。BussAII和PerryM编制的攻击性问卷(TheAggressionQuestionnaire),包含个体攻击彳亍为(生理攻击、语言攻击)、个体攻击性的内在状态(愤怒、敌意)两个方面。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系他评量表,包括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自身攻击和体力攻击四个维度。除了引进国外的测量工具之外,国内学者也开始编制中国本土化的量表,如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等等。2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2.1内在因素包括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和个体因素。进化论、纶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均表明攻击行为具有重要的遗传和环境基础。国外学者(Miles&C

7、arey,1997)对攻击行为的遗传学研究显示,攻击行为的50%变异可由遗传因素解释。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C0MT基因成为攻击行为遗传学研究的候选基因之一。关于性别的研究显示,在攻击行为的开端、方式、发展过程及评价方面,两性存在显著差异;男孩的主动攻击多于女孩,但女孩间接攻击多余男孩。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较其他儿童而言,攻击行为儿童的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能力相对较低,左半球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