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20828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9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思维快乐习作教例反思学写对话——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4(二度开发)黄岛区新世纪小学郭蕾【教学要求】1、借助句子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楚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提示语,注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2、了解例文中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时的段落划分特点。3、创设情境,根据提供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按照要求,练习写对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课件2、请一名同学与老师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出示:我回来了
2、。(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儿有一句话:我回来了。谁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你听后有什么感觉?指生答(高兴、难过、愤怒、劳累……)(2)师:刚才是我们亲耳听到他的声音,从语气、表情里判断出来说话人的心情。但如果把这句话写下来,怎么才能使人明白说话人的心情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加上表示表情、语气的词语)板书:表情(3)出示句子:谁能加上一个表示表情的词(两个字和四个字的都可以)并读出来?(指答:兴奋、悲伤、兴高采烈、垂头丧气、大汗淋漓……)师及时点评2、出示句子:加“动作词”师:刚才我们加了表示人物表情的词,感受到人物的心情,人物说话时除
3、了表情还有什么呢?板书:动作出示句子:谁能再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并读出来(轻轻地推、抬着头扬起脸……)及时点评:加上这个动作词,让你有什么感觉?(就像亲眼见到那个人一样)3、小结:告诉人家这句话他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它有一个名字叫提示语。板书:提示语(师:说话加了提示语,读起来就像亲眼看到那个人或亲耳听到那个人的声音一样。这就叫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过渡: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一样的呢?)4、提示语的位置:出示句子观察(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师:如果写对话时都采用一种形式,读者会觉得枯燥。如果提
4、示语位置变化,形式会更活泼些。同学们的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对话也很有帮助。(2)标点(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有什么不同?)5、小结:刚才通过学习了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板书:学写对话)。要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就要关注提示语,写提示语注意突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气等。还要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设计意图:这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4的教学目标设定的,在认真研究教材之后,我们确定了这次习作教学的目标:学会在写对话时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材中提供的例文不能让学生充满兴趣、快乐表达。
5、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文字游戏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在话语的前面逐步加人物表情、动作等提示语,同时了解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明确写对话时用上提示语的技巧。环节简洁,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二、例文欣赏(过渡:写好对话还要注意什么呢?)1、打开习作四71页:默读文章,观察对话,在段落划分上有什么特点。学生默读回答简评板书:分段(设计意图:以课本例文为训练点,明确对话时段落划分的特点:每一个人说完一次话作为一个自然段。例文直观鲜明,一目了然,示范作用大。)三、观看表演,创设情境1、师生合作表演“哑剧小品”2、动笔写作:谁提醒一下
6、同学,写作时要注意什么?(师:抓紧时间,老师给你15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3、师巡视(拿小本子发现共性问题:优点,缺点,圈划学生好词佳句)(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文字游戏引入,明确写好对话的技巧后,然后通过师生合作“哑剧小品”为学生当场提供写作的素材。形象直观的表演,学生兴趣浓厚,可操作性、指导性强。)四、交流作品,品评欣赏。1、出示:星级评价2、谁愿意起来读自己的作品给同学听?指生读作文,师评3、总结巡视中发现的优缺点。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如果作前指导过多,对学生的习作来说,可能适得其反。作前指导虽然会打开一部
7、分学生的思路,但往往也会锁住另一部分学生的想法。所以我们倡导作前指导简单适度,重视作后的讲评指导。教师集体交流学生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就该这么写;哪里写得不好,该怎么改。这样的指导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板书设计:学写对话提示语动作表情变化(标点)分段教后反思:《学写对话》课后感受在研究《学写对话》这节习作指导课的过程中,我对习作教学有了自己的感受与认识。一、对于教材中命题作文的认识。习作教学要想让学生充满兴致,切实形成能力,创造出我们理想中的精彩,那必须对“命题作文”进行二度开发,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的命
8、题作文所提供的其实只是一个习作的范围。围绕这个范围,使教者能够准确把握习作训练的目标。目标明确之后,至于习作的内容和题目,则完全不必拘泥于教材,只要能抵达目标,而且收到更好的效果,完全可以选择其它途径。这节课我是根据苏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