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ID:4417834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19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_第1页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_第2页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_第3页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_第4页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  中图分类

2、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228-01  1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  1.1翻译的主体  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

3、体作用,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译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

4、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许均,2010,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而译者自身的水平,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因此无论从翻译译者主体的地位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上,都能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2译者的“隐身”和译作的“透明”  正

5、是由于“仆人说”被广泛的传播与认同,“隐身说'”与“透明说”便水到渠成般进入了翻译者的视角,和仆人说一样,在“隐身说”中译者也是没有太高的地位,其实译者的隐身便是出于地位的底下。  美国现代翻译家温伯格(Weinberger)抱怨说,自己的翻译作品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但译本的封皮上却没有自己的名字,因而不过是个无名英雄。对此钱钟书先生也对此做出了解释:“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向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这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因为一方面他指的是要让译文向目的语靠拢,而另

6、一方面用要让译文向原语靠拢。在译者“隐身”的情况下对于译作透明的理解,翻译家们各执一词。  2.1译文的透明与归化和异化  有的翻译家对透明说的理解为翻译中不要留译者的主观色彩,不要留译者的个性,因此在翻译中他们一切以原文为依归,试图调动一切手段,努力把原文德形式价值与精神风韵都“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目的语的读者在理论上便有了“异化”说和“克己论”。而对另一些翻译家他们理解的“透明”,着重译文中不留生硬牵强的痕迹,让译文读上去不像译文,换句话说就如傅雷一直强调的“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而要做到译文仿佛是原作的写

7、作,译者则不得不“以纯粹的母语”去处理原作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避免“翻译腔”于是在理论上,便导向了译者在语言转换的“创造”性在翻译实践上,将原文“化为我有”以译文的“归化”为最终目的。(许均,2010,7)  更多的翻译家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下的隐身或透明的说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更为普遍。这就像是拿一透明的玻璃,你更希望看到的是玻璃后面的世界。归化法的采用便是让译文向目的语靠拢,归化的透明说体现在两方面:  (1)通顺。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无生词,易懂。这也体现出以目的语为导向,让读者能够读懂疑译文的目的而体现的隐身的一

8、种翻译策略。  (2)强势文化的植入。用目的语的语言来看待原文,为了贴合目的语硬要再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曲原语言文化,他凸显了一种强势文化的植入。例如:给英国人译“您吃了吗?”仅仅用一句“Hello”来代替又怎么能体现在汉语中人与人的一种亲近的感情呢?但为了遵从目的语为导向的原则,我们也只能用“Hel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