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174316
大小:50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9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与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问题复习策略根据大纲要求本章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五点:(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5)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大纲要求及近五年的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主要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二次函数为载体,对几何进行考查,主要涉及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等
2、综合考查。从学生的解题情况来看,考生对二次函数压轴题不得其法,普遍畏惧压轴题,得分率偏低,这往往导致中考高分不多。为此,我们对中考试卷二次函数命题方向及解题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帮助学生在中考中提高解二次函数压轴题的能力。首先: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综合题常见的类型1.函数型综合题:是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的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2.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
3、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3.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则主要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常见的存在性是:是否存在等腰三角形、是否存在直角三角形、是否存在三角形相似,是否存在平行四边形等。有些题在分类讨论列方程求解后,还要检验,排除干扰。4.最值型问题:这类题则需要根据条件,创设函数,利用函数性质(一般是二次函数)求解。同时注意求最值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这类问题要注重在图形的形状或位置的变化过程中寻找函数与几何的联系,需要用运动和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问题,挖掘运动、变化的全过程,并特别关注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
4、,动中取静,静中求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抓住“关键点”---利用面积和周长公式、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特殊等式等手段建构二次函数关系。2.突破“难点”---(1)求最值的常见方法: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求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2)分类讨论的常见形式:等腰三角形问题常按已知线段是底还是腰来分类;直角三角形问题常按哪个角是直角来分类;平行四边形问题常按已知线段是边还是对角线来分类;相似三角形问题常按对应边不同来分类;动点问题常按动点运动的分界点来分类。1010一:常见题型:例1如图39-1,抛
5、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拋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图39-1分析:1010探究二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结合求四边形面积的函数解析式,一般是利用割补法把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的和或差.例2如图39-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这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PO,PC,并将△POC沿y轴对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分析:(1)图中已知抛物线上几个点?将点B,C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四边形POP′C,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那么点P必在OC的垂直平分线上,由此能求出点P的坐标吗?(3)由于△ABC的面积为定值,求四边形ABPC的最大面积,即求△BPC的最大面积.
7、解:(1)将B,C两点的坐标代入y=x2+bx+c,得解得∴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如图①,假设抛物线上存在点P(x,x2-2x-3),使得四边形POP′C为菱形.连接1010PP′交CO于点E.∵四边形POP′C为菱形,∴PC=PO,PE⊥CO,∴OE=EC=,∴点P的纵坐标为-,即x2-2x-3=-,解得x1=,x2=(不合题意,舍去),∴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OP′C为菱形.(3)如图②,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Q,交OB于点F,设点P的坐标为(x,x2-2x-3).由x2-2x-3=0,得点A的坐标为
8、(-1,0).∵点B的坐标为(3,0),点C的坐标为(0,-3),∴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点Q的坐标为(x,x-3),∴A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