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风后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给予黛力新治疗,中药组给予平肝解郁方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o联合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低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o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更好。关键词中风
2、;抑郁症;平肝解郁方;黛力新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除口眼歪斜、肢体偏瘫等各种中风躯体症状外,还可伴随睡眠障碍、兴趣丧失、情绪低落和焦虑。中风后抑郁症会阻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干预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中风后抑郁症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54〜79岁;其中脑梗死101例,脑出血7例。按照就诊先后顺
3、序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每组36例。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中风”和“郁证”。排除因失语、耳聋等不适合做心理测试或既往有神经或精神病史患者。西医诊断标准:①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总分220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诊断标准[2]。②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并经CT或MRI证实。方法:3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调整血脂、控制血压和血糖、
4、康复治疗、营养脑神经等。西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哌嗟吨美利曲辛治疗,1片/次,早晨口服。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解郁方治疗,平肝解郁方药物组成:天麻10g,钩藤15g,柴胡10g,郁金15g,川<15g,丹参20g,石菖蒲10g,远志6g。若气虚,加黄英、党参;若肾精不足,加山茱英、桝寄生;若夜寐不安,加首乌藤、合欢皮;若热盛,加黄苓、桅子;若痰盛,加胆南星、全瓜萎。1剂/d,水煎400mL,分2次顿服。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解郁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其用法用量同西药组和中药组。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
5、疗程,3组均不联合其他抗抑郁药。观察指标:3组治疗前后均给予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相关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给予HAMD量表的测定。根据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HAMD量表减分率评定抑郁症疗效。减分率(%)=(治疗前HAMD分数-治疗后HAMD分数)/治疗前HAMD分数。①无效:HAMD减分率〈25%;②有效:HAMD分率225%;③显效:HAMD减分率250%;④痊愈:主要症状消失,HAMD减分率27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
6、)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3.33%,中药组为80.56%,联合治疗组为91.67%O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o3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联合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低于西药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西药组出现口干3例,便祕1例,纳呆2例,失眠1例。中药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出现口干1例。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3组
7、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无明显变化。讨论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主要包括两种学说:①反应机制学说:家庭、社会、躯体功能丧失等使患者心理生理失衡,导致抑郁发生或加重:4-5]o②原发性内源学说:卒中后去甲肾上腺素和5-餐色胺能神经元发生改变,导致抑郁。黛力新是一类精神类辅助药物,其有效成分是盐酸氟哌喙吨和盐酸美利曲辛,目前在综合性医院被广泛用于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氟哌嗟吨是一种神经阻滞剂,小剂量时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促进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大剂量主要拮抗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降低多巴胺能活性,发
8、挥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但镇静作用较弱[6]。中医学中并无“中风后抑郁症”之病名,按其临床表现,中风后抑郁症可归属中医学“中风”"郁证"的合病范畴。目前临床上对此疾病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辨证分型,多由临床研究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