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临床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临床浅谈摘要:从临床角度探讨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对疾病转归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提出呃逆为急黄或瘟黄之危候,将其单独提出,以引起重视。关键词:黄疸型肝炎;呃逆;转归;预后呃逆,古称"啰”,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证。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本文就黄疸型肝炎合并呃逆作粗浅的探讨,请同仁指正。1呃逆为危候西医认为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所致。祖国医学关于呃逆所包括的范围尚不限于膈肌痉挛,临床还包括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肝硬化晚期、
2、脑血管疾病、尿毒症或其他原因所发生的呃逆。属“急黄”、“瘟黄”范畴的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部分重度黄疸型肝炎、活动期肝硬化以及重型肝炎,在病程发展中如果合并呃逆,往往表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势沉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历代医书对此有相关论述。《素问・;宝命全形篇》云:“病深者,其声啰。”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不尿腹满加啰者,不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呃逆》指出:“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之气大有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为元气
3、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呕S3吐啰》中认为:“至于大病中见呃逆者,是土败木贼为胃绝,多难治也。”现代医学认为,黄疸型肝炎并发呃逆是由于肝脏损害严重不能将来自肠道的内毒素进行灭活处理,以致引起内毒素血症,刺激中枢性膈神经或迷走神经之故。北京302医院汪承柏教授指出:黄疸型肝炎'‘可以合并腹水,凝血机制严重损害(例如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低于正常)、出血、肝昏迷、肝肾综合征、感染等一种或多种并发证。本院资料表明,单纯高黄疸或高黄疸合并腹水者,近期预后较好,但有其他合并证
4、者死亡率一般较高。”[1]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呃逆对于黄疸预后的判断意义不亚于以上并发证。凡黄疸较重、消化道症状明显、鼓肠、大量或顽固性腹水患者出现呃逆,往往提示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就应以危候对待,所以将其称为急黄或瘟黄之危候,是可以用来判断黄疸型肝炎转归与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必要将其单独列出,以引起同道重视。2病案举例病案1孔某,男,64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20天,于2004年9月21日以“黄疸型肝炎”收住。患者于入院前20天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纳差、腹部胀满以食后更甚,尿色似茶水样,即在当地医院按'
5、‘胆囊炎”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渐加重,不愿活动,食入即吐,即住本院。患者既往健康。入院查体:T36.8°C,P89次/min,R20次/min,BP130/80mmHg。精神差,急性病容,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心率89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剑突下2cm,质中,有触痛,肝区叩击痛(+),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406umol/L,谷-丙转氨酶(ALT)1193u/L,总蛋白(TP)70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32/38,凝血酶
6、原时间(PT)13.3s(对照14s),HBsAg(+),抗HBc(+),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均阴性,腹水常规呈漏出液。B超检查:肝弥漫性病变,门脉11mm,胆囊炎,脾大。入院给予保肝、退黄、利尿等治疗。1周后皮肤巩膜黄染持续加重,并出现呃逆频频,声音高亢,昼夜不止,再次复查PT23.8s(对照14s),确诊为亚急性重型肝炎。5天后因肝病案2王某,女,45岁,因发热咳嗽半月,伴腹胀、尿黄10天于2004年3月4日收住。患者于入院前半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拍胸片后误诊为“肺结核”
7、,口服异烟腓、利福平、毗嗪酰胺。3天后出现纳差,腹胀、尿黄,渐加重,即转住本院。患者既往发现HBsAg阳性10年,1年前因“肝硬化腹水”住院,出院后病情稳定。入院查体:T37.4°C,P96次/min,R22次/min,BP96/60mmHgo精神差,慢性病容,面色晦暗,皮肤中度黄染,可见肝掌及蜘蛛痣,巩膜重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96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饱满,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lcm,质中,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TBIL236umol/L,ALT7
8、59u/L,TP60g/L,A/G28/32,PT19s(对照12s),PTA40%,痰涂片未见结核杆菌。B超检查:肝弥漫性病变,脾大,腹水征(+)o胸部X线片:右肺炎症。入院后诊断为(1)慢性重型肝炎;(2)右肺炎症。给予综合治疗。患者于入院后呃逆绵绵、语声低弱、时断时续。据临床辨证,属脾肾阳虚,湿从寒化,寒湿内聚,阻滞中焦,气机运化失职。治以温脾阳、和中焦、化湿利胆。方用茵陈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月余,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