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

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

ID:44094574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_第1页
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_第2页
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林琳教授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林琳教授内外治综合治疗哮喘临床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硕博班郑霖勃指导老师:林琳关键词:哮喘、外治法摘要:林琳教授根据临床经验将哮喘归纳为寒哮、热哮、风哮、瘀哮、虚哮。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理,使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法缓解哮喘发作,控制症状,着眼于祛邪治标,扶正治本,内外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总结如下:中药内服1、寒哮宜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方选小青龙汤;2、热哮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选定喘汤;3、风哮宜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选麻杏三子养亲合二陈汤;4、瘀喙宜通经活血,祛瘀平喘,方选血府逐瘀汤;5、虚哮宜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选补中益气汤合肾

2、气丸。外治疗法以针刺、艾灸、眨石、火罐等为主•归纳林琳教授哮喘外治法如下:1、寒哮宜艾灸,拔罐大樵、定喘,风池、风门、肺兪;热眨敷胸背兪募穴奏祛风散寒、温帅平喘;2、热哮宜刮痂走罐督脉、膀胱经;针刺大椎、风门、肺兪、曲池、尺泽清热化痰,宣肺平喘:3、风哮宜针刺,风池、风府、定喘、列缺、合谷、天突,外关;拔罐风门、大椎、肺兪疏风平喘;4、瘀哮宜针刺,肝兪、膈兪、血海;走罐膀胱经、督脉;拍法肺经、人肠经、肩胛肺区;热眨敷背兪穴温经通脉,化瘀平喘;5、虚哮宜针刺,艾灸引气归元、先天经络、肺兪、肝兪、肾兪,热眨热敷腰腹脐;穴位注射喘可治、高丽参针于肝兪、肾兪、足三里。正文:哮病为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

3、病,发时喉屮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其则喘息不能平卧。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侮发六七口,轻则三四口,或一刀,或半J1,起屈失慎则山病复发。①”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林琳教授将哮喘总结为寒哮、热哮、风哮、瘀哮、虚哮,尤其以寒冷季节和气候骤变多发触发,其病位在肺,多数实证,病机为痰气相搏,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林琳教授临床使用外治法配合中药内服缓解哮喘发作,控制发作期症状,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原理,治疗着眼于祛邪治标,扶正治木,“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4、。”中药方剂在临床运用灵活,疗效显著,能从病因病机辩证治疗,配合外治疗法治疗哮喘,既能及时观察反馈外治疗效,又能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如下:1、寒哮患者春冬天冷或受寒加重,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胸闷,痰少色白,口不T或喜热饮,无汛舌淡苔口滑,脉浮弦紧。“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②”,治应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宜用小青龙汤为主方加减。外治方面,寒哮宜艾绒直接灸,所谓“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③”“凡有喘与哮者,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④雹“喘,灸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兪。⑤”奏温肺化饮之效,患者取俯卧位,完全暴露背部,于穴位上擦拭万花油防治烫伤,将艾绒捏至麦粒大小,直接

5、燃于定喘、大杼、风门、肺兪,直至患者不能忍受将其挪开,每穴各灸5壮。火罐留置于人椎、定喘,风池、风门、肺兪疏风宣肺,注意火罐紧度适中,切勿烧热罐口边缘,烫伤皮肤。依照各罐的罐印情况,每罐留7~12分钟;眨石疗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有解痉平喘抗炎作用,“针眨并举共奏非针非灸,不必刺体灼肤Z疼而其病立除⑧”的效果。将眨石砖依靠恒温箱加热至60〜70°C,热眨敷胸背兪募穴大杼、风门、肺兪、厥阴兪,胸部大突、膻屮、璇巩、紫宫以祛风散寒、温肺平喘;为时20〜30min,尽量使热彻胸背,行眨砖治疗应注意温度过高需用治疗山包裹,谨防患者大面积烫伤。2.热哮患者夏秋好发,喉中痰鸣如吼,气粗而喘,胁胀呛咳,痰黄

6、黏稠,排吐不利,咽干口苦喜饮,身热汗出,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乳子中风热,喘鸣启息⑥”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主方选定喘汤加减。外治方面,热哮宜刮痂及走罐督脉、膀胱经调整经气;暴露患者背部,在脊柱督棘经线上涂以红花汕.用刮痂板精涂抹部位施刮痂术,手法刚柔相济,以皮肤发红出痂为度。走罐,患者充分暴露背部,红花油为润滑剂,沿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涂抹,选择大小适中,罐口光滑的玻璃罐,川闪火法拨于背部,罐内负压不宜过大,否则移动因难,沿轉脉及两侧膀胱经上下推罐至两侧处皮肤潮红为止⑦。针刺大椎、风门、肺兪、ilh池、尺泽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患者取俯卧位,进针部位严格消毒,风门、肺兪采用().3()X25

7、mm-次性不锈钢毫针针平刺或斜刺内20mm,严禁刺伤肺部,不必追求强烈得气酸胀,只允许小幅度捻转泻法,勿提插。曲池、尺泽可根据患者体型取0.30X40mm或0.30X50mm直刺,提插捻转泻法,尽可能令患者得气,有酸麻胀感为佳。大椎选用0.30mmx25mm,収笫7颈椎棘突下凹中的大椎穴,以直刺法在椎间隙进针,要求与椎间隙方向保持一致,针尖方略向下,如患者出现触电样放射感,即停止进针,并将针尖微退留针20m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