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

ID:44056589

大小:48.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_第1页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_第2页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_第3页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_第4页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6排螺旋CT对胡桃夹综合征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的16排螺旋CT的影像资料。结果5例胡桃夹综合征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征象,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平均为18°;CT横断位图像显示左肾静脉穿过肠系膜上动脉夹角时明显受压、狭窄,狭窄段前静脉扩张,直径为狭窄段的2倍以上;左侧精索静脉及左侧卵巢静脉曲张各1例。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平衡期均显示双肾实质密度差20HU以上。结论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

2、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手段。[关键词]X线计算机;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4(c)-0077-02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依据左肾静脉的解剖位置,NCS可分为2型:前胡桃夹综合征和后胡桃夹综合征[1]。前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穿过

3、并受到压迫;后胡桃夹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从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穿过并受到压迫。本文通过回顾分析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探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2月〜2011年10月间临床除外其他肾脏疾病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的病例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5〜36岁,平均19岁;均为瘦长体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反复左腰胀痛,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体位性蛋白尿3例,高血压2例,左侧精索静脉及左侧卵巢静脉曲张各1例,月经量增多1例,超声提示左肾静脉受压。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全部为非肾

4、小球性血尿;血生化检查肾功能、肝功能、凝血时间、尿肌肝与尿钙均正常。1.2检查方法采用GEHispeed16排螺旋CT对患者行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前空腹8〜10h,平扫前15〜20min饮清水500〜800mLo先行平扫,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5g/100mL),总量80〜100mL,流速3.0mL/S,注射对比剂后分别在25、60、75s进行扫描,并延时3min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0mA,层厚:5.0mm,螺距:1.0,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扫描范围包括肾上极至骼动脉分叉水平。1

5、.3图像后处理方法增强扫描后利用16排螺旋CT自带软件包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多种图像,获得立体显示的左肾静脉(leftrenalvein,LRV)、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腹主动脉(abdominalaorta,AO)及脊柱图像。同时进行平衡期横断位1mm薄层重建。测量A0与SMA间夹角;测量A0左侧的LRV最大径,LRV穿过SMA与A0间隙之后的最小径,并计算二者之间的比值;测量双肾增强扫描平衡期

6、的密度差20HU以上。2结果本组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中,全部均显示SMA压迫LRV征象。SMA均以小于45°的锐角从A0发出,A0与SMA之间夹角平均为18°;横断位显示SMA压迫LRV征象,可见SMA至脊柱间距离缩小,SMA于A0前方压迫LRV,使其远端扩张,并与受压狭窄部位及下腔静脉形成'‘藕节样”或“哑铃样”改变;LRV穿过SMA夹角时明显受压、狭窄,受压前LRV明显扩张,直径为狭窄段的2倍以上;左肾静脉受压致肾静脉高压,左肾静脉扩张所引流的输尿管周围静脉与生殖静脉淤血、与肾集合系统发生异常交通,导致左侧精索静脉及左侧卵巢静脉不同程

7、度的扩张。双肾增强扫描肾实质平衡期测定双肾实质密度差20HU以上。3讨论1972年DeSchepper首先报道胡桃夹综合征引起左肾出血[2],1990年Shintaku等报道胡桃夹现象伴发直立性蛋白尿,是少见的不容易诊断的血尿原因之一。胡桃夹综合征好发于青春期至40岁左右的男性,儿童发病分布在4〜7岁,多发年龄见于13〜16岁。左肾静脉行走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这两条动脉构成45°〜60°的夹角,左肾静脉刚好通过此夹角。从解剖上看,右肾静脉径直注入下腔静脉,行程短而直[3]。而左肾静脉则需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跨越

8、腹主动脉前方始能注入下腔静脉,因此左肾静脉远较右肾静脉长。正常时,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所充塞,使左肾静脉不致受到压挤。当青春期发育较快、身高迅速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