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93948
大小:27.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螺旋CT对肠套叠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螺旋CT对肠套叠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肠套叠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临床诊断、治疗证实的肠套叠的CT资料。结果:CT扫描显示套叠肠管为分层状软组织包块,呈长圆形或圆形,其内有脂肪及血管影。结论: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大部分肠套叠都可以做出准确诊断。关键词:肠套叠CT诊断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161资料与方法2005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肠套叠患者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0.5〜71岁。患者均有阵发性腹痛、呕吐、黏液血便和腹部包块。其中有结肠癌病史者5例,小肠脂肪瘤1例,20例为特
2、发性。检查方法:行全腹部CT检查。CT采用ProspeedFl单排螺旋CT机,仰卧位自剑突至耻骨联合水平;用5〜10mm层厚连续扫描。部分病情稳定的患者,经管床医师许可,CT扫描前,可经肛门插管注入少量空气协诊。结果5例表现为由肠系膜脂肪环绕的靶样分层肿块,且临近的肠管不规则狭窄,肠壁不规则增厚,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1例表现为回肠走形区不同密度分层的肿块,以及小肠壁的多发结节状肿块。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瘤。1例表现为回肠末端脂肪密度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回盲部葱皮样结构肿块,手术病例为小肠脂肪瘤。其余病例均表现为腹部(以右腹为多)环状包块,密度不均匀。其中5例
3、行手术复位,并发现结肠息肉3例;24例行气灌肠复位,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讨论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管腔内,分成人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在成人肠套叠中,80%有器质性病变,其中65%为良性或恶性肿瘤所致。在小肠套叠中,良性肿瘤占40%,脂肪瘤最为常见。在单独累及结肠的成人肠套叠中,常常由结肠癌所致。儿童肠套叠为婴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以4个月〜2岁最多见,男多于女,多见于肥胖健康小儿。95%为特发性,可能与饮食改变、活动量过大、腺病毒感染有关。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触及包块,随病情进展,患儿出现精神萎靡、腹胀、脱水、休克等[1]。明确
4、诊断后,可行气灌肠压力整复,减少肠坏死、肠穿孔发生率。肠套叠CT表现为特征性的层状结构。外筒在CT影像上表现为较薄的膜状结构;中筒为较厚的软组织密度层,越靠近套叠颈部越厚。内筒多较中筒薄。在由肠系膜脂肪套入的一侧肠壁,中筒与内筒之间可以见到低密度的脂肪层存在。当外筒与中筒之间有气体或较多液体时,也可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肠系膜脂肪在中筒与内筒之间分布是均匀的,但在套叠头部稍多。有时可见到套入肠系膜脂肪层内的肠系膜血管。当有肿瘤存在时,套叠的头部常常是肿瘤所在部位。CT对于发现肿瘤较为敏感。脂肪瘤因其CT表现具有特征性,易于作出诊断。CT上表现为可与肠气和肠液额
5、脂肪团块,多位于套叠头部的前端。应与套叠的肠系膜脂肪相鉴别,因有中筒和内筒将肠系膜脂肪与肠腔分隔,在CT上表现为不与肠气和肠液相连的脂肪条。当CT显示套叠部近端肠管积液、积气扩张时,表示继发肠梗阻的存在。随着梗阻部位肠壁水肿的加剧套叠部的层状结构模糊。当出现腹水和肠壁内新月形气体影时,提示肠壁血液循环障碍[2]。肠套叠属于急腹症范畴,患者常起病急,病情重,小儿不能详述病情等,若不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若肠套叠在传统影像学检查和临床检查尚不能明确诊断时,有必要行全腹部螺旋CT扫描。螺旋CT为容积扫描,检查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可以分辨人体组
6、织内微小差别,继发于肠肿瘤的肠套叠,螺旋CT除可发现套叠征象外,还可直接显示肿瘤情况。肠套叠的CT诊断符合率较高,CT扫描可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日康复的目的,为患者解除病痛提供依据,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参考文献1徐塞英,主编•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608.2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0:10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