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ID:44055925

大小:39.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_第1页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_第2页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_第3页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_第4页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简介:作为教师,我们重视对教材的备课,经常细致地考虑新知识如何呈现、如何突出重难点、安排哪些练习等问题,但我们往往忽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目前的精神状况,导致学生并未能很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如果能准确地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那么对提高课堂效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O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的已知区域和未知区域搭建桥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原文:《关注学习生长点,提高课堂实效性》转载于成长博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小学数学新课标也这

2、样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此可见,学习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原有基础直接影响到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重视对教材的备课,经常细致地考虑新知识如何呈现、如何突出重难点.安排哪些练习等问题,但我们往往忽略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目前的精神状况,导致学生并未能很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如果能准确地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那么对提高课堂效率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O如何找到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熟悉教材,关注知识的联系。小学教材呈螺旋式上升编排,各部分知识既有

3、纵向生长,又有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只有全面了解整个小学阶段教材编排体系,弄清部分教材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前后联系,才能走进学生的知识网络。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我们应当清楚学生已经认识了四边形,已经掌握了垂直和平行的概念,这些知识能为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作了铺垫。而学过的角的度量则为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特点打下基础。学生之前对平行四边形已有初步的认识,而梯形是第一次碰到,我们应当在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认识梯形,并弄清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教师对教材理解得透,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才能恰到好处。二、加强复习,关注知识的迁移。课改后,情境的创设成了

4、一道流行又亮丽的风景,每一节公开课几乎都是从情境入手,把学生带入一个个美妙的童话故事或生活情景中去。这种做法固然值得倡导,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忘了对旧知的复习。学生积累起来的知识好比一串链子,某些知识遗忘了,就像链子掉了一环,思维无法自然串起。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考虑到圆柱的表面积牵涉到的旧知较多,且时间间隔较长,于是我花了相当的时间去复习,先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周长与面积概念及计算公式,并强调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与面积概念计算公式的区别。接着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由“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引出“那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这个

5、问题,这样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3个面的总面积。而圆柱的2个底面就是求2个圆的面积,就把重点转向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通过复习,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三、动手操作,关注学习起点。“手是智慧的源泉,思维的开端。”“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波利亚语)但长期以来,由于课堂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造成我们对知识还是以讲解灌输为主,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我发现,以克服思维上的障碍。如:在学圆柱之前,我就布置给学生一项家庭作业,利用我给的3张纸做一个圆柱。第二天的课堂上

6、,我让学生说说做圆柱的经过与感受。“老师,同一张纸卷成圆柱有两种不同的卷法。”学生说着,并拿一张纸示范给我看。“老师,我把圆剪得小了点,套不上去了。”一个孩子举着不成形的圆柱无可奈何地说,孩子们都笑了。“哦,要把这个面剪得跟这个口一样大,确实难了点,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老师,我是先把一张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的,再把它罩在另一张纸上,描出”“老师,我是算出来的,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孩子说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已经发现了圆柱底面周长与侧面长之间的关系了。看来,学生的收获还真不少。孩子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倾听,捕捉孩子课堂生成资源,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寻

7、找理论依据。下面是我在课堂中遇到的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事例:在上《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课时,我出示了课本中的一组练习,(人教版第九册第82面)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6和9、15和12、36和54、30和45、15和16、34和17、18和72、5和9。我的本意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出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3种情况。果不出所料,在交流时,学生有的说像15和16,5和9这样两个数只有1的,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有的说像34和17,18和72这样两个数有倍数关系的,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