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

ID:44047489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_第1页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_第2页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_第3页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含服九制梅肉缓解术后口干症状的效果。方法:将拟行100例下腹部或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术毕进入病房后给予九制梅肉1粒含于口中,对照组给予口内湿棉棒擦拭,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等护理,观察口干症状缓解的例数。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无口干,术后均有口干症状,两组年龄、麻醉持续时间、24小时出入水量、口干伴烦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P=0.002结论:含服九制梅肉可有效缓解术后口干症状。关键

2、词含服九制梅肉口干症状doi:10.3969/j.issn.1007—614x.2O12.29.282由于阿托品的不良反应,患者术后大都会出现口干、口渴等症状,口干重者可出现烦躁等情绪波动,给术后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为了缓解术后口干症,2010年8月年1月用含服梅肉的方法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2〜47岁。方法:根据住院号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针0・5mg和鲁米那针0・1g。试验组在术毕进入病房

3、后给予展翠九制梅肉1粒含于口中,口干症状缓解后嚼服或吐出。对照组给予口内湿棉棒擦拭,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等护理。观测指标: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成功到手术结束时的时间段。口干定义:口唇发干,自觉口中干燥而欲饮水的表现。临床效果观察:缓解(口唇红润,口干症状缓解X好转(口唇湿润,但仍感口干X无效。统计学处理: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SPSSInc,Chicago,IL,USA),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o结果一般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无口干,术后均有口干症状,两组年龄、麻醉持续时间、24小时岀入水量、

4、口干伴烦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试验组显效48例,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率7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P=0.002),见表2。讨论阿托品能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对M受体的兴奋作用1,抑制唾液腺及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减弱胃蠕动,使胃排空减慢,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恶心、呕吐所致的误吸发生率。阿托品已作为麻醉前的常规用药,一般情况下,阿托品肌注45分钟后出现口干,约4小时自然缓解。本组研究对象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宫腔镜手术,术后患者清醒后均出现口干症状,重者伴有心情烦躁,两组在年龄、麻醉持续时间、24小时

5、出入水量、口干伴烦躁等方面均衡可比。为防止术后胃肠蠕动、术后误吸等情况的发生,患者往往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不允许喝水,况且术前4小时禁饮2,为缓解患者的口干症状,护理工作者作了积极的探索,如口含水、湿棉棒搽拭等,能一定程度上上缓解口干症状,但口含水则容易将水吞入腹中,特别是术后不配合的患者,效果欠佳;湿棉棒搽拭操作起来虽然简单,但费时且效果欠佳。李晖等提出用小型单口瓶在口腔里喷雾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口干症状3,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其局限性,如相对费用较高、重复使用时消毒处理不严格易传播疾病等。王发明等则提出含服维生素C来缓解术后口干症4,但维生素C片含服口感欠佳

6、,不用易被患者接受。中医认为,梅子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等作用5,6o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梅肉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成分7,8,具有抗免疫,抗菌等作用9,10o本研究应用梅肉在口内含服,实验组口干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果满意,克服了上述弊端,且经济实惠、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便于基层推广。参考文献1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3李晖,雷俊•缓解术后患者口干的小窍门[J]•护理研究,2010,24(15):1322・4王发明,麻承志,黄仁慧

7、•含服维生素C片缓解术后口干症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4):213—214・5贺玉琢•梅肉提取物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83—183.6耿家玲,孟芹,付敏•乌梅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43—44.7高振珅,王兰•乌梅丸的现代研究及其剂型改革的思路与探讨[J]•陕西中医,2006,27(7):865—866.8阮毅铭•乌梅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概述[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5):793—794・9黄有霖,郭素华•近年

8、乌梅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2,1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