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

ID:44031691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_第1页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_第2页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_第3页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临床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观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部位及按压时间对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35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顺着进针点和血管壁针眼形成两个针眼);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按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5%,对照组为78.41%。结论:〃两眼〃顺式按压法能有效预防皮下淤血的发生,效果满意。【关键词】静脉输液按压皮下淤血【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74-02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病人静脉穿刺拔针后需要

2、按压,而病人或其家属人员不懂解剖学原理,往往不能正确按压,因按压时部位不够准确而造成静脉出血和局部瘀血。凝血机制异常、血管脆性增加、用抗凝药物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更易发生穿刺部位岀血和局部淤血。而这些病人往往需要长期输液、多次抽血,静脉是病人的生命线,保护好静脉显得特别重要。为了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对静脉穿刺拔针“两眼”顺式按压法和传统按压法进行对照研究,对35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不同的效果观察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3月中旬浅静脉穿刺患者358例,观察对象凝血功能和血常规检查均正常,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

3、,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82例,其中男93例,女89例,平均年龄为(47±2)岁,对照组176例,男96例,女80例,平均年龄为(49±2)岁,比较2组患者在拔针后用不同的方法,按压针眼局部淤血和感觉情况病例入组标准:(1)意识清楚、反应灵敏、正确配合者;(2)静脉穿刺部位为手背或脚背,穿刺一次成功,输液过程无渗漏;(3)小儿须生长发育止常,并有家属陪同。按压时间均为4〜5min。输液器均为浙江京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5,1/2和7号头皮针,5,1/2号头皮针长2.Ocm,7号头皮针长2.5cm。针眼覆盖敷贴统一采用杭州金利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丰产的一次性医用

4、输液贴2方法2.1将准备输液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即同时按压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患者静脉输液结束时,护士先关闭流量调节器,左手固定针柄,右手取下穿刺部位固定针头的输液贴,保留带有小纱布块的-条,人手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右手姆、食指持针柄快速拔出针头,拔针后,立即嘱患者用对侧大姆指顺着进针和血管走向,按压皮肤针眼及针眼上方2cm范围血管针眼处,使皮肤针眼和血管壁针眼同吋按压,输液部位举高;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按压,即护士用上述方法快速拔出针头后,嘱患者用对侧拇指常规按压血管纵向按压,按压力中等并同吋高举上肢2.2效果评定方法。有指定

5、护士观察按压后局部有无淤血。没有淤血为无(有效);有淤血的为无效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软件分析处理3结果3.1358例临床患者2种按压方法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3.2358例临床患者2种按压方法皮下淤血情况比较(见表2)以v二1查x2界值表得P〈0.005。按a=0.05水准,拒绝110,接受H1,可以认为两组按压方法皮下淤血总体有效率不等,即可认为观察组按压方法预防皮下淤血有效高于对照组的按压方法预防皮下淤血4讨论4.1改变按压部位的面积。传统按压法只强调按压皮肤上所见针眼,很少有人注意到血管壁上针眼,只按压进针部位面积较少,稍不注意移动一下位置即

6、可能出现偏差,表面虽然按压了,但血管壁针眼有可能按压不到位,造成皮下淤血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如果采用“两眼”顺式按压法进行按压,按压面积相对增大,不仅按压了皮肪穿刺点,而且按压了血管壁上的穿刺点,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4.2保护穿刺部位的静脉。目的是为了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确保长期输液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浅表静脉穿刺吋,充分暴露静脉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患者不宜用力握紧拳,否则静脉血管易受周围组织压力的影响,肌肉收缩,使肌肉间的静脉受压,静脉血管被压扁,穿刺吋针尖易穿刺透血管造成渗漏;静脉穿刺吋要有计划地利用浅表静脉,应从远端开始,循序渐进更换输

7、液部位。静脉穿刺时不宜拍打静脉,特别对一些毛细血管脆性大或伴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拍打有可能引起皮下出血。静脉穿刺吋针尖与皮肤呈35〜45度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宜接刺入静脉,这样缩短了皮肤针眼与血管壁针眼Z间的长度距离,并能降低拔针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确保针头在血管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进入静脉的针头长度,过长易刺激血管透血管壁引起皮下淤血;静脉穿刺完毕将针柄固定后(固定针管时需将其避开针头及血管走向),沿顺时针方向行环绕后,再将敷贴固定即可,这样可避免因固定针头不妥致穿破血管引起皮下出血;拔针后按压的同吋抬高输液侧肢体40~60min,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

8、因输液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